黄三角盐碱地红高粱丰产,探究盐碱地种植红高粱的可行性
2019年,退伍军人安长惠突破传统农业模式,挖潜盐碱地价值,通过科学的选种和种植,让红高粱在盐碱地上茁壮成长。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畅销的红高粱其实产自平罗县不适宜种植的盐碱地。
杂2号”是山东省审定的第一个甜高粱杂交种,生物学产量高、叶病轻、具有较强的耐盐抗逆性,不仅可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也是优良的青贮饲料。机械化酿造高粱杂交种“济粱1号”抗倒伏、抗蚜虫、耐盐碱,经过多年试验表现良好,亩产达到500公斤左右。
10月12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发布《河南范县:昔日盐碱地变身丰产田》一文,新闻报道了濮阳市范县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高效经济作物喜获丰收,昔日盐碱地变身丰产田,以产业兴旺盘活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高粱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高粱频道详细了解。
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由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市科技局、垦利县人民政府主办,垦利县科技局、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承办。“这个论坛想进一步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推动高粱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高粱产销信息交流平台,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百万亩优质高粱生产基地,推动该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和体质增效”。前来参加论坛的山东农科院副院长刘兆辉说。
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一望无垠的红高粱映红了半边天。8月25日,“首届黄河三角洲高粱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暨现场观摩会”在利津县召开,来自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高粱科研、生产、加工、利用等领域的从业人员走进汇邦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00亩高粱种植示范区,观摩全国各地选育的37个高粱优质品种的长势。
品种 | 生物学产量 | 耐盐抗逆性 | 用途 |
---|---|---|---|
济甜杂2号 | 高 | 强 | 生物乙醇、青贮饲料 |
济粱1号 | 高 | 强 | 酿造、饲用 |
目前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其中盐碱地270万亩,不适合普通作物生长,而对于耐盐碱的高粱种植则成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一望无垠的红高粱映红了半边天。
据介绍,东营区哨头村的近四百亩高粱种植基地,原来是一片低洼地,玉米种植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局面,近年来,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村党支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由村党支部...
在哨头村高粱种植基地,只见满地的红高粱长势喜人,一簇簇高粱穗像一把把火炬矗立在秸秆顶部,将大地染得一片通红,几台收割机一圈一圈地走着,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颗...
由黄三角盐碱地红高粱丰产,探究盐碱地种植红高粱的可行性。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盐碱地红高粱种植新趋势的方向。
山东农科院作物所高粱科研团队在高粱耐盐与能源相关性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耐盐资源鉴定与筛选、能饲兼用甜高粱和酿造高粱新品种选育、耐盐碱栽培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他们自主选育出的“济甜杂2号”和“济粱1号”等品种,为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