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球虫病是一种由球虫引起的鹌鹑肠道寄生虫病
鹌鹑球虫病是一种由球虫引起的鹌鹑肠道寄生虫病,对鹌鹑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球虫病的症状、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症状 | 描述 |
---|---|
急性型 | 精神倦怠,食欲减少,羽毛逆立,缩头拱背,两翅下垂,呆立一角,呈嗜状,反应迟钝。下痢,排褐色或红色糊状恶臭粪便,重者排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而粘在一起。随病情发展,多数病例现神经症状,两胁常有痉挛,两翅轻瘫,两脚外翻或直伸或定期痉挛收缩。可视黏膜苍白,体况消瘦,体温下降而死亡。 |
慢性型 | 多见3月龄以上的禽。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不明显。病鹑渐进消瘦,体况减轻,间歇性下痢,产卵量减少,少见死亡。主要病变在肠道。盲肠高度肿胀,充血、出血严重,并有溃疡坏死灶。十二指肠充血,并有斑点状出血。空肠后段及回肠弥漫性充血、出血,肠黏膜增厚,有坏死灶,肠内容物似血样。 |
1. 预防措施:
保持鹌鹑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合理饲养管理,避免过度拥挤。
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鹌鹑的抗病力。
复方敌菌净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连用7天。
青霉素G25万单位/升,克球粉0.25克/升,混入饮水中自饮。
莫能霉素按0.01%混人饲料,盐霉素按0.005%混人饲料,从15日龄喂至60日龄。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5%混入饲料,连喂7天。按0.5%浓度混人饮水中,连用7天。
1. 保持鹌鹑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2. 合理饲养管理,避免过度拥挤。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鹌鹑球虫病,降低鹌鹑养殖业的损失。
在鹌鹑养殖中,有一种疾病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鹌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那就是鹌鹑球虫病。这种疾病主要侵害鹌鹑的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死亡。
鹌鹑球虫病,顾名思义,是由球虫引起的。球虫在鹌鹑肠道中繁殖,破坏肠道黏膜,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障碍。这种疾病在鹌鹑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在2到10周龄的幼鹑中。由于鹌鹑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球虫的侵害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009年8月7日,铜梁县某养殖户饲养的14,000余只蛋用型鹌鹑出现了问题。采食量从260 kg/日下降到220 kg/日,死亡68只。养殖户观察到鹌鹑精神萎靡,打瞌睡,羽毛松乱,下痢等症状。经过诊断,这些鹌鹑患上了鹌鹑球虫病。
针对这一情况,养殖户采取了紧急措施。他们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包括使用热碱水对鹌鹑舍、笼和用具进行消毒。他们给鹌鹑投喂了可爱丹,这是一种防治鸡球虫病及卡白血细胞虫病的有效药物。经过一周的治疗,鹌鹑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采食量逐渐恢复,死亡数量也得到控制。
防治策略:从预防到治疗鹌鹑球虫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养殖户应注重鹌鹑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球虫的滋生环境。合理搭配饲料,增强鹌鹑的免疫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球虫的侵害。
在治疗方面,除了使用可爱丹等药物外,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使用复方敌菌净、青霉素G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利用莫能霉素、盐霉素等药物混入饲料中,进行预防性投喂;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提高鹌鹑的抗病能力。
鹌鹑球虫病的防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法出现。同时,养殖户也应提高自身的养殖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