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巴西鲷鱼成鱼饲养技术,关注水质管理、饲料营养及病害防治

巴西鲷,这个来自南美洲的淡水鱼类,因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在我国养殖市场越来越受欢迎。本文将深入探讨巴西鲷成鱼养殖的关键技术,包括水质管理、饲料营养和病害防治。

巴西鲷鱼成鱼饲养技术,关注水质管理、饲料营养及病害防治
养殖技术 要点
套养模式 亩放养250-300尾巴西鲷鱼种,搭配500尾鲢鳙等鱼种。
水质管理 保持水体透明度为20-40厘米,定期检测水质,适宜pH值为6.5-8.5。
饲料营养 投喂蛋白质含量25-30%的饲料,坚持四定原则,根据鱼情调整投饵量。
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治疗为辅,避免使用对巴西鲷敏感的敌百虫。

巴西鲷原产于巴西南部巴拉那河水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饲养、易捕捞、肉嫩刺少等优点。养殖巴西鲷成鱼,以下关键技术至关重要:

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池塘底质以壤土或黏土为宜,池底留有20厘米的淤泥,有利于保肥和调节池水肥度。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40厘米,水温适宜范围为15-33℃,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每月使用生石灰两次改善水质。

饲料营养方面,巴西鲷食性杂,投喂蛋白质含量25-30%的饲料为宜。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根据鱼情调整投饵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7%。

病害防治上,巴西鲷成鱼养殖周期短,病害较少,但以防为主,治疗为辅。敌百虫对巴西鲷敏感,防治鱼病时最好不用。加强培育水质及培育池底的管理,避免饵料及环境原因导致成鱼体色较差。

巴西鲷成鱼养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要点,才能实现高效养殖。希望本文能为巴西鲷养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巴西鲷养殖,以短周期、低病害而著称,其成鱼养殖策略如下:

巴西鲷鱼成鱼饲养技术,关注水质管理、饲料营养及病害防治
套养策略:优化混养模式

在巴西鲷鱼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种创新的套养策略。具体操作是, 投放规格为5-10厘米的巴西鲷鱼种,亩放养量控制在250-300尾。接着,再投放鲢鳙等鱼种,大约500尾。这种混养模式不仅提高了亩产效益,还降低了病害风险。

饲养管理:科学投喂与水质维护

在饲养管理方面,巴西鲷鱼对天然饵料有较高的利用率,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我们主要投喂米糠、豆饼、花生饼等。对于条件允许的养殖户,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水质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确保水体清新。

鱼病防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池塘建设:合理布局,优化环境

池塘建设方面,我们根据巴西鲷鱼的生长习性,选择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长宽比为2:1或3:2,以延长鱼类的生长活动时间。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或黏土,池底最好留有20厘米的淤泥,可起到一定的保肥和调节池水肥度的作用。

巴西鲷鱼养殖,让效益与生态双赢

巴西鲷鱼养殖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易捕捞等优点,是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佼佼者。通过以上策略,我们不仅实现了高效养殖,还保持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了效益与生态的双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