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舟山带鱼,一种生活在我国东海的鱼类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蛋白质 丰富 有助于肌肉生长和修复
DHA 高含量 对大脑发育和心脏健康有益
维生素D 丰富 增强骨骼强度
矿物质 均衡 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

带鱼,一种生活在我国东海的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舟山带鱼就与我国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一。

舟山带鱼,一种生活在我国东海的鱼类

舟山带鱼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DHA、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不仅有助于肌肉生长和修复,还能对大脑发育、心脏健康和骨骼强度产生积极影响。

舟山带鱼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据中医理论,带鱼具有补虚、健脾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常食带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舟山带鱼的鲜美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技术。它们主要生活在东海冷水团中,这里水质纯净,没有污染,非常适合鱼类生存。因此,捕捞的带鱼不仅个头大,而且肉质饱满,营养丰富。

舟山带鱼是全国首批海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鲜,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特征。舟山带鱼的眼睛为黑色,有鳞片且容易脱落,骨小体肥,背脊上无凸骨,肉吃起来更嫩。

舟山带鱼都是野生的,不存在养殖与野生之分。因为带鱼是一种只能在深海生存的鱼类,都是远洋拖网打捞上来的。带鱼对水压等生存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被打捞上来时鱼都已经死亡。而且,鱼鳔因为压力原因会破裂,这就是为什么市民在购买带鱼时经常发现带鱼腹部破裂的原因。

从营养价值上看,舟山带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6-硫代鸟嘌呤等物质,营养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东海带鱼。在舟山带鱼的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其他东海带鱼虽说也很好吃,但是肉质上没舟山带鱼吃着细嫩,口感上没舟山带鱼好。带鱼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其脂肪含量要高于一般鱼类,并且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这是种碳链较长的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相比,对人体会比较好。

带鱼因身体扁长似带而得名,以舟山所产为最佳。我国沿海均产,以东海产量最大,南海产量较少,浙江、山东沿海是产量较多的两个海区。

“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听阿哥踏海潮。夏季乌贼加海蜇,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流传于舟山渔区的《四季渔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渔场的盛景。斗转星移,资源衰退的大黄鱼已被戏称为“出水文物”,作为当家品种的带鱼,其命运又将如何?

去年冬季带鱼汛,嵊泗县枸杞乡“浙嵊渔07168号”船老大汤忠吉驾驶渔船在渔场作业。在一航次捕获的约5000公斤鱼中,带鱼只有两条。“那两条带鱼,一条被我送给亲家母吃,一条留着自己吃,都不能像往年一样送几条给朋友。”捕鱼30多年的汤忠吉说,现在渔船大而多,捕捞技术越来越先进,渔场却越捕越小,越捕越远。“但这三年来,很多渔民兄弟跟我一样感觉到带鱼一年比一年少了。再这样下去,阿拉捕鱼人就没有饭吃了。”

“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大小黄鱼千年等一回。”渔民们会这样告诉你。

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被称为舟山渔场的“四大家鱼”。几十年过去了,前三种鱼已基本绝迹,只有带鱼还“独木苦撑”,但其产量已呈连年下降趋势。

鱼类衰退,导致舟山水产品“群雄”座次也悄悄地发生变化,“虾兵蟹将称大王”。

春季的沈家门渔港,万舸云集,一艘艘威武的铁壳大轮似在宣示着人类征服海洋的力量。

“从木帆船到机帆船到渔轮,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陷入危机恰恰是人为的过度捕捞造成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专家徐汉祥说,“捕捞力量的过猛发展,不但使单位渔获率渐趋下降,更使舟山渔场趋于超饱和状态。超强的捕捞压力使一些原已经被破坏的资源无法得到恢复,使一些品种出现种群退化迹象。”

由于捕捞压力的不断增大,渔业资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出现所谓的“种群替代”现象。“直接表现为,传统鱼类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而稀奇古怪的鱼类大量出现。因为一种鱼类被替代意味着有可能永远绝迹,而新生鱼类生命力差,加上人为捕捞,很容易也濒临绝迹,直至鱼类完全绝迹。”徐汉祥把这比喻成恶性循环:捕捞效益下滑—增大捕捞力量和强度—资源破坏—单产下降—效益下滑—再增加捕捞力量和强度……

带鱼的现状牵动着渔区干部群众的心。今年省两会期间,舟山市政协委员周振海在省政协会议上,递交了《关于加强对带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保护与资源跟踪监测的建议》提案,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帆张网和大型深水围网作业鱼类品种的跟踪监测;加强网具改革,严格控制网眼,严禁使用违禁渔网,促进鱼类资源再生和资源繁殖生长;要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产卵带鱼保护区管理。

“通过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投放人工渔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人工藻场、优化休渔期制度和禁渔区制度等综合性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恢复力度。这样,舟山渔场再现往日繁荣景象完全可能成为现实。”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重点实施舟山渔场振兴示范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保护区、海洋牧场、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海藻场等4大建设项目。

为加大带鱼保护力度,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浙江省2013年海洋禁渔通告》,首次将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的禁渔休渔规定列为禁渔通告内容之一。

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约225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72万公顷,室验区面积约153万公顷。《通告》明确规定:核心区4月16日12时至7月1日12时,禁止所有捕捞作业生产。这意味着,“东海带鱼保护区”走上了规范化管理。

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普陀东极岛渔民王岳定颇有信心地说:“鱼蹦虾跳,相信未来不是梦!”

舟山带鱼:东海瑰宝,渔家珍馐

舟山带鱼,一种生活在我国东海的鱼类

舟山带鱼的烹饪方法多样,清蒸、红烧、煎炸等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舟山带鱼不仅可制成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也是一种滋补鱼类珍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舟山带鱼的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舟山带鱼的生态保护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因为渔业资源的衰退,舟山带鱼的产量也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海洋资源,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投放人工渔礁、实施增殖放流等,以期恢复舟山渔场的生态平衡。

展望未来,舟山带鱼的保护与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舟山带鱼的产量和质量,让这一东海瑰宝继续为人们带来美味与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