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台州海里放流370多万粒乌贼卵,助力海洋生态恢复

经过《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项目对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论证,浙能临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承担生态补偿资金266.75万元,将放流大黄鱼、三疣梭子蟹、曼氏无...

台州海里放流370多万粒乌贼卵,助力海洋生态恢复

曼氏无针乌贼约为1200万粒。 值得欣喜的是,因为台州不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渔业资源修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次放流1200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在规模和力度上相较其他地区,是罕见的。”何贤庆表示,“曾经曼氏无针乌贼在台州海域是非常繁盛的,但在过度捕捞以后该品种乌贼一度在台州海域消失。经过我们近1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又逐渐恢复了生机。

增殖放流:台州海洋生态修复的“绿色行动”

在的海鲜价格略微便宜了一些,但比去年要贵点。岱山县是我省梭子蟹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今年,岱山县联合“叮咚买菜”打造了国内首个现代化“梭子蟹产地仓”。该产地仓离码头只有500米,现有84个暂养池,可同时容纳15万公斤梭子蟹的暂养需求。 “小开渔”首周,在叮咚买菜APP上,梭子蟹以3到5两的规格...

乌贼是台州海域非常常见的海洋生物,但由于滥捕滥捞、海洋污染,乌贼在整个浙江海域乃至整个东海基本绝迹。很多年来,渔民表示都捕捞不到乌贼,它的数量严重衰竭。”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专家陈志良说,这次放流就是为了恢复资源、修复渔场。

在温岭洛屿、三蒜岛、牛山之间的放流保护区,工作人员将一袋袋乌贼卵倒到特制的网箱里,并用一层网纱将它们固定在底部,随后封闭好整个网箱,加装泡沫浮标后,一个个投放到海里。近日,2019年温岭渔业资源修补工作正式启动,首批400多万的乌贼卵被陆续投放大海。

就以去年为例,我省在近岸实施了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海蜇、刀鲚、黄姑鱼、黑鲷等物种的生态修复放流,共计放流4.2亿单位。近...

增殖放流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到8月,刚好是鱼类的繁殖期。我市除了会进行海上增殖放流,每年也会在黄岩、仙居、天台这几个内陆地区的流域里放流鲢鱼、鲫鱼等淡水鱼苗。

案例时间线
时间 事件
2008年 将曼氏无针乌贼列入每年的增殖放流苗种名录
2019年 首次向东矶海域放流乌贼卵
2019年 温岭渔业资源修补工作正式启动,首批400多万的乌贼卵被陆续投放大海
2023年 累计放流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超过1200万粒

昨天上午10点,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临海市海洋渔业局在临海东矶海域放流了379万粒乌贼卵,价值30多万元,这是我市第一次向东矶海域放流乌贼卵。

乌贼也被称为墨鱼,是台州海域非常常见的一种海洋生物,更是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因为增殖放流的投入加大,生态...

增殖放流非常有意义,有不少市民都想亲自感受下。

当天上午,另一批工作人员还从金清白浮桥码头出发,历经30分钟的船程,抵达5海里外的鲤鱼背礁,投放了日本对虾1900万尾,梭子蟹210万只,乌贼110万粒...

抵达大陈岛浪通门海区后,工作人员将粘有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的全部孵化器挂于空网箱中,经过半个月左右自然孵化,乌贼苗即可孵出,然后经网眼游向大海,以完成此次人工增殖放流任务。

乌贼的增殖放流不像一般的鱼苗放流,要把一粒粒黑色的受精卵运到大海中,然后一一搬运到网箱里,让它们在大海里自由生长,网箱能有效防止鱼类把乌贼卵吃掉。海水水温的高低不同,受精卵的孵化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3到7天内能完成孵化。孵化出的小乌贼体型很小,它们会通过网箱的网眼游出去。

台州海里放流370多万粒乌贼卵,助力海洋生态恢复。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台州海里放流乌贼卵,海洋生态恢复新实践。

台州海里放流370多万粒乌贼卵,助力海洋生态恢复

而早在7月份,市海洋渔业部门在大陈海域放流了180多万尾黑鲷鱼苗和255万粒乌贼卵。增殖放流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海洋生态修复的关注。

椒江的大陈海域是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区,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苗种生长。今年,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在大陈海域进行了4次增殖放流生态修复行动,品种有黑鲷、曼氏无针乌贼、贻贝、毛蚶,放流苗种共计14729.06万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