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藕田小龙虾养殖,一种结合藕田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小龙虾,又称克氏原鳌虾,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因为需求的不断增长,小龙虾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是,如何在提升养殖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课题。

藕田小龙虾养殖,一种结合藕田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藕田养殖小龙虾的优势

藕田套养小龙虾,是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藕田为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能为藕田提供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藕田建设

为提高藕田种植效益, 需要对藕田进行加固加高田埂,确保田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同时,田埂四周需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建防逃墙,并在田埂内坡用塑料网布覆盖,以防止小龙虾逃逸。

虾沟、虾坑开挖

虾沟和虾坑的开挖时间一般在冬末或初春。每亩藕田开挖一个虾坑,深度50厘米,面积3~5平方米。虾坑与虾坑之间开挖深度为50~60厘米,宽度为30~40厘米的虾沟。虾沟与虾坑要连通,并与进、排水口相连。

施肥消毒

为探索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养殖模式,从2008年起,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克氏原螯虾规模化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及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连续多年开展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试验。

虾苗放养与饲料投喂

每亩放规格为每公斤250~600尾的克氏螯虾幼虾2.5万~4.5万尾。或者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公斤20~30尾的克氏螯虾亲虾30—75公斤。放养前要进行虾体消毒,可用浓度为30%左右的食盐溶液浸泡虾苗虾种3~5分钟。

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绞碎的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动物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投喂饲料遵循“开头少,中间多,后期少”的原则。6~9月是克氏螯虾生长旺季,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日投饲量为在田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天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投喂,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

日常管理

藕田饲养克氏螯虾,初期宜灌浅水,水深10厘米左右即可。因为藕和虾的生长,田水逐渐加深到15~20厘米,促进藕开花生长。藕生长旺季灌深水,最深可达1米左右。采取定期加水和排出部分老水的方法调控水质,保持田水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1/3左右;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

案例分享
项目名称 实施地点 实施时间 效益分析
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 江苏省苏北地区 2016年 项目实施后,藕田套养小龙虾的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亩均收入增加30%以上。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 江苏省各地 2016年 项目实施后,藕田套养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江苏省科技现代农业项目 江苏省各地 2017年 项目实施后,藕田套养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藕田小龙虾养殖,一种结合藕田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藕田中,施肥主要以施基肥为主,最好施有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公斤。同时,可加施化肥,如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每亩藕田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水全田泼洒,对藕田和虾坑、虾沟进行彻底消毒。

藕田套养小龙虾,不仅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实现了良性循环,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为技术的不断推广,这一生态农业新模式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