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桂花白粉虱是常见病虫害,严重影响桂花生长

桂花,这一传统名花,其清雅的香气和独特的观赏价值,使得它在园艺界备受喜爱。只是,桂花在生长过程中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其中,桂花白粉虱便是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

桂花白粉虱是常见病虫害,严重影响桂花生长
桂花白粉虱的识别

桂花白粉虱,别称柑橘粉虱、绿粉虱等,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其成虫体长1.2毫米,黄色,覆有白色蜡粉。卵长椭圆形,淡黄色,产于叶背。幼虫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背脊稍凸。蛹近椭圆形,淡黄绿色。

桂花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吸食桂花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褪绿发黄,严重时甚至干枯。其分泌物还会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症状 描述
叶片卷曲 叶片边缘向内卷曲,影响光合作用
叶片褪绿 叶片颜色变浅,失去生机
叶片干枯 叶片逐渐失去水分,干枯脱落
煤污病 叶片表面出现黑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药剂可用国光必治2000倍液、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20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预防措施

1. 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 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 防止交叉感染:花棚和温室附近避免种植易感染白粉虱的蔬菜和农作物,如黄瓜、茄子、番茄、菜豆等,可种十字花科植物。易感白粉虱的花卉尽量不要摆放在一起。花卉育苗圃地要选无虫源处。采接穗和插穗要选无害病虫害的植株。

桂花白粉虱是桂花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对桂花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通过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桂花白粉虱的蔓延。同时,加强植物检疫、清园工作以及预防措施,对保障桂花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桂花白粉虱是常见病虫害,严重影响桂花生长

白粉虱的卵常产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雌虫产卵量高达125粒,且有孤雌生殖现象。它们喜阴湿,在生长稠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尤为猖獗。

物理防治:巧用黄色诱杀板

针对白粉虱的物理防治,我们可以利用其对黄色的强烈趋向性。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振动桂花枝条,使成虫飞至黄板上,从而实现诱杀。此外,使用吸尘器吸捕成虫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助于降低虫口密度。

此法简单易行,无需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是桂花白粉虱防治中的一种理想选择。

生物防治是另一种有效的白粉虱防治策略。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可以显著降低白粉虱的数量。这些天敌昆虫能寄生或捕食白粉虱,控制其数量,减少对桂花的危害。

实施生物防治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以免破坏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

药剂防治:合理选择药剂与时机

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且天敌较少时,药剂防治成为必要手段。药剂选择上,国光必治2000倍液、国光依它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20000倍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喷药时机应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清园工作:改善生长环境 综合防治,保障桂花健康生长

桂花白粉虱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方法,结合清园工作,改善生长环境,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通过合理防治,我们不仅能够保护桂花的生长,还能确保其观赏价值,让桂花在园林中焕发迷人的光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