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花,一花独放
国有企业以骄人的业绩,演绎着“大象快跑的故事”。肌体更健康——国有企业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深化改革,治理结构更完善。到2017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各级子企业改制面达到97.8%,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庞大融资计划的背后,是汪良忠博士将湖南1000万亩油茶林收编打造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远大目标。天华公...
“桂花的发展前景较好,听说家乡有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我就和另外一个朋友合伙投资1000多万元,在马村租赁了1000多亩土地,栽种了200万株树苗,如今还办起了‘林下桂花鸡’养殖厂。”提及当初选择在丰乐镇投资桂花产业,现在泸州从事建筑和餐饮行业的陈老板至今还心存感激之情。
项目 | 数量 | 来源 |
---|---|---|
桂花树苗 | 200万株 | 马村租赁土地 |
投资金额 | 1000多万元 | 陈老板与朋友合伙 |
播下一粒“绿色种子”,收获满目葱郁桂花林地;发挥“绿色动力”作用,“中国香海桂花公园”声名鹊起;深入人心的“绿色导向”,宜居宜商宜业宜旅的“都市生态农业集镇”正阔步走来……
多元融资“输血”
“今年熏制的100多吨桂花酒,畅销好卖得很,市场价为60元一斤,比原来纯卖白酒高40多元,桂花节开幕后就买空了大部份库存!许多外地客商的订单还在飞来,一天三次来电催问,催得我心头‘烦’”。
传统的桂花种植区,临桂区已逐步形成了种植、采收、烘干、深加工等桂花产业链。 图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一名农户在采集鲜桂花。杨宗盛摄 桂林之花特色林业示范区负责人赵西蒙介绍,该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500亩,培育有桂花树10万多株,集桂花种植、示范、销售、旅游休闲为一体。其中,桂花苗木销售
近年来,丰乐镇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主、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积极破解发展桂花产业发展难“瓶颈”;结合林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向上争项目,通过捆绑项目,借助项目资金,采取“公司+基地+业主”和“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特色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特色桂花产业。
修剪圆润的桂花树遍布山头,远看如一个个碧绿的“蒙古包”。数名农户手中拿着长长的竹竿,正忙着赶花期“打”桂花,用以制作桂花产品。作为传统的桂花种植区,...
“这个广场是结合桂花产业来规划设计的,很漂亮,而且道路、绿化和旅游等公共设施也齐备,是发展乡村农家乐的理想之地。”家住丰乐镇马村香海广场,开农家乐的村民张远才,看见门前的停车场、李家大院、桂花湖、桂花溪等已投入使用,并在桂花生态旅游文化周赚足了一大把钞票后,内心的喜悦常挂在脸上。
以前,纳溪区丰乐镇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欠发展乡镇,怎样实现向现代农业华丽蝶变,实现向土地要最大化收益?近年来,丰乐镇把“小小桂花”作为杠杆,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桂花产业,“绿色经济”撬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
几个月前,加拿大渔民就为龙虾预订了飞往中国的航空仓位,韩国最大乳制品制造厂为增产提高了开工率,各大国际品牌也围绕“中国红”竞相推出春节新品……全世界供应链加速运转为中国春节供应年货,丰富年味儿的同时,也分享着中国“春节经济”的红利。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工厂”,更是庞大的“世界市场
为了壮大桂花产业链,丰乐镇采取“一极支撑、链式发展、多头并进”的路子,把桂花基地建设与江南新区版块发展、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同时,该镇还采取飞地招商方式引进桂花下游产业链,将对桂花进行食品初级加工,着力开发桂花茶、桂花饮料、桂花蜜、桂花糕点、桂花糖、桂花浸膏、桂花精油等系列特色产品。今秋时节,“中国香海桂花公园”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桂”10余万,带动旅游消费800多万,生意最好的农家乐日均接客高达1000多人。
由于桂花产业成本低、易推广、产值高、需求大,丰乐镇瞄准这一商机,把桂花产业打造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规划建设“桂花新村”、“桂花庭院”、“桂花村庄”、“桂家乐农庄”等具有桂花特色新农村示范片。目前,马村的新农村聚居点建设已启动,全镇发展“农家乐山庄”10余家。
对精品园实行分区建设,分为桂花文化展示区、生态旅游观光区、休闲垂钓区、桂花文化广场、桂花休闲会所等多功能综合区域;在核心示范片区建成集休闲、度假、示范园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建成2个精品桂花产业园,以桂花为媒,以酒为脉,以文为圣的文化内涵,打造融合花香、酒香和书香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并发展桂花特色文化旅游,打造桂花特色旅游线路。全区的珍稀林苗木研究所拟将建在丰乐,将以丰乐为中心打造珍稀林木示范区。
北面是祭祀区,南边有一个被墙垣围起、由重兵把守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这里是王国的“高科技产业基地”,里面有中国最早的铸造青铜礼器的作坊和生产绿松石器的作坊。“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此外,桂花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日用价值,尤其是桂花天然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丰乐镇也紧抓这一“黄金”优势,多方式引进企业,并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关力研发高附加值的桂花天然香精、终端保健品和药品,进一步挖掘桂花附加值,以助更多农民靠花“发迹”致富。
规模打造“换血”,刘老板从事桂花酒生产有近10年,这几年,他借势于区委区府“13431”发展战略,借力于桂花产业发展的强劲“东风”,大做桂花酒的规模和品牌。刘老板说,目前正在建设厂房,建成后每年可生产桂花酒500吨,年收入将达到5000多万元以上。单这一项,就可解决附近村民200人就业,创收450万元以上。
“不要宣传了!再吹,我的桂花酒就更不够卖了……”9月24日,记者到丰乐镇石通村桂花酒厂采访时,酒厂负责人刘老板在得知来意后,他就再三请求记者不要再宣传了。
丰乐镇坚持“规模化培植,集约化经营”原则,按照科学规划,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精品塑造的工作思路,采取集中打造、成片推进,坚决摒弃“零敲碎打、小打小闹”做法。邀请四川文翁化蜀设计公司设计,突出以马村、五里、中华等村为主,建设高标准的桂花综合精品园。
“这批桂花苗子直径已3厘米了,当时每株我们只出10块钱,其余由政府补助,在技术和市场上有合作社指导和帮助,比单独干风险小得多。”说起镇上扶持农民发展桂花产业,丰乐镇五里村村民刘乾能常竖起大拇指称赞。
目前,丰乐镇已培育1个丰桂苗木专业合作社,引进投资超过1000万业主5个,组建专业从事苗木种植、咨询和销售于一体的公司2家,协调流转土地4000多亩,全镇以桂花为主的珍稀苗木种植达11000余亩,培育种植大户400多户,有5000余农民加入种植队伍,桂花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四川泸州丰乐:“小桂花”撬起“大产业”
同时,丰乐镇还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以奖代补等形式,并发动村民人人出力栽种桂花,动员纳溪籍外出经商或“归燕”成功人士捐资栽树等。
小桂花,一花独放,撬动庞大产业,背后有何奥秘?的部分完成,下一步是小桂花,撬动产业,案例解析。
桂花产业兴起,丰乐镇焕发新生在四川泸州的丰乐镇,一株株桂花树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里,小桂花不仅丰富了乡野风光,更撬动了整个产业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丰乐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滞后。近年来,当地政府以桂花为突破口,引导农民从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式,桂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以桂花为中心的产业链。
多元化投资,打造特色产业链 旅游与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丰乐镇还结合旅游产业,将桂花产业与乡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此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规模效应,实现产业升级 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乐镇在发展桂花产业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桂花产业前景广阔如今,丰乐镇的桂花产业已初具规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桂花产业将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