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水貂养殖选种需关注个体表现与遗传潜力

在毛皮动物养殖领域,水貂以其高品质的皮毛而备受青睐。只是,要想养殖出优质的水貂,选种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水貂养殖选种时需关注的个体表现与遗传潜力,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指导。

水貂养殖选种需关注个体表现与遗传潜力
选种的重要性

选种是水貂养殖的基础,优质的种貂能显著提高产仔率、幼貂成活率和皮毛质量。选种不当,不仅影响养殖效益,还可能导致养殖场出现疾病传播等问题。

个体表现关注要点

营养摄入: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因营养不足导致的自咬现象。

遗传影响:避免选择有自咬症或家族病史的个体。

健康状况:无疫病,活泼好动,食欲正常。

毛色及密度:符合品种标准,毛绒色泽和质量优良。

体重与体长:符合品种要求,体型标准。

繁殖能力:母貂胎产仔数多,母性好;公貂配种能力强。

遗传潜力评估

遗传潜力是决定水貂后代品质的关键因素。

系谱调查:了解引进品种的系谱,避免近亲繁殖。

适应性: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抗病能力、生理遗传性及性状稳定性。

毛皮质量:关注毛皮动物的品种、地理位置、饲养管理、营养、加工质量等因素。

选种一般分为初选、复选和精选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内容
初选 6-7月 根据个体表现进行初步筛选。
复选 9-10月 在初选基础上,结合遗传潜力进行复选。
精选 11月 最终确定种貂,准备繁殖。
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通过科学的选种方法,连续五年产仔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90%和85%,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确保选种过程的透明度。

引进优质种貂,注重品种的适应性、抗病能力和性状稳定性。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均衡,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定期进行选种,淘汰不良个体,优化种貂群体。

关于水貂养殖选种需关注个体表现与遗传潜力。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水貂选种:聚焦表现与潜力,案例解析趋势。

4.4 夏毛未褪全者不可选为种用,尤其是5月出生的貂不应留作种貂。

育种学,这项人为操控动物繁殖的艺术,旨在通过精选育种方法,最大限度地优化动物品种的遗传变异。在选种领域,综合指数法是目前最为推崇的技术。

水貂养殖选种需关注个体表现与遗传潜力

一、营养摄入失衡。饲养环境的差异和饲料的多样性,可能导致某些貉、狐因营养不均衡而出现自咬现象。这些动物会舔舐笼门、屋舍墙角,甚至自食粪便,这是自咬症早期的明显征兆。

二、遗传因素。在选种过程中,若养殖户将本身患有自咬症的种兽作为种源,或其上辈为自咬症发病者,这类自咬症往往传播迅速。为了降低自咬症的发生,养殖户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按时投喂维生素药物,合理搭配饲料和辅料,以及在选种时避免选择有自咬症倾向的貉、狐。

令人振奋的是,在最新的普查中,新疆畜科院院长郑文新团队研发的羊智慧精准高效选种育种技术,成功避免了温湿度对遗传资源的影响。五年来,该委员会已审定了80个新品种配套系,为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注入了新的活力。

复选环节,我们依据貂的生长发育、体形大小、体重高低、体质强弱、毛绒色泽和质量、换毛迟早等因素,逐只进行选择。复选数量通常比实际留种数量多10%~20%。

3.5 繁殖能力方面,母貂胎产仔6只以上,母性好;公貂配种能力强,一个繁殖期内可交配母貂5~8只。

选种工作对提高水貂产仔率和幼貂成活率至关重要。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我们出以下几点选种要点:

饲料与营养:毛皮兽的优良毛皮品质,虽然部分性状是先天的,但必须在后天的生长发育中,通过科学的饲料与营养供给,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3.6 种用年龄:公貂适配年龄为2~4龄,个别情况可延长至6~10年。每年比例:当年的占30%,老龄的占70%。

好的品种是提高水貂产仔率和成活率的基础。在山东本地,适合的品种有锦州黑、美国短毛黑、彩貂、胶州黑、红眼白等。引进国外品种时,需考虑适应性、抗病能力、生理遗传性和性状稳定性等因素。

毛皮动物养殖的收益直接取决于皮毛质量。影响毛皮质量的因素包括品种、地理位置、饲养管理、营养、加工质量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毛皮动物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体质,满足市场需求。

初选和复选完成后,我们将组成基础种貂群,通常在10月底前完成。随后,我们将进行有目的的个体选留。

3.4 健康状况:无疫病,头眼灵活,活泼好动,吃料饮水正常,无食毛、咬尾病史。

3.2 毛色及密度:黑貂应全身乌黑发亮,绒毛、真毛齐全,背部毛绒密度在每平方厘米12000根以上;彩貂应花斑美观,体毛光亮,换毛齐全。

因此,在来年的选种过程中,我们应及时淘汰食仔的母貂,但对于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食仔的产仔性能好的母貂,可留种作进一步观察。

人工养殖的毛皮要求外、绒毛向短平齐的方向选育,针、绒毛长度比适宜,背腹毛长度比趋于一致。

一般以1公3母为1组。母貂在自己的基础群中选留,公貂从外场中选留,以防止近亲繁殖,降低生产性能。

3.1 体形标准:公貂2呛以上,不超过2.5kg;母貂1.2Kg以上、不超过2kg。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因此,要尽早改善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幼兔的品质,合理饮食以及正确的选种、配种至关重要。

4.1 详细调查引进的品种系谱,避免近亲繁殖;同时建立好本场的系谱档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