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力王莽鲜桃品质提升,解决传统种植难题
谢斌表示,为了不断提高王莽鲜桃品质,将王莽鲜桃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王莽街道将从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尝试新模式、打造新型果游园、培育新型销售主体、培育新型销售主体等六个方面持续努力提升,不断提高王莽鲜桃的品质。
在引镇南寨东村果农李洪武桃园内的沙红、川中岛、秦王等优良品种硕果累累,挂满枝头,但是细心地人都会注意到,他的果园比别人的要多出许多银光闪闪的袋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银色的反光薄膜,这些薄膜又有什么作用呢…
好山、好水再加上好的管理,自然造就了王莽鲜桃上乘的品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对供销系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借风驶船就必须与时俱进,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地改造自我,提升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服务“三农”的水平。
记者从6月27日召开的王莽街道鲜桃产销对接会上获悉,今年王莽街道将对200亩桃园采取全托管种植模式,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让产业提质增效。
桃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最后,南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高廷江带领大家回顾永乐艳红桃从1986年发展至今40年跌宕起伏的历程,现永乐桃产业在省、市、区一系列提质增效项目支持下重新迎来上升期,号召大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让新品种新技术走…
此次培训会持续到晚上十点,会场依旧热闹非凡,果农纷纷表示,培训会用大家通俗易懂话让大家都能听得懂,参会果农畅所欲言,提问题听解答,会议气氛活跃而有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据了解,今天5月以来,区园艺站先后在王莽、引镇开辟了若干个鲜桃体制增效新技术试验示范园,推广桃面贴字、行间覆反光膜以及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取得预期效果,获得果农普遍好评,区园艺站负责人表示,园艺站在不断钻研新技术的同时,还将聘请省内种桃的专家学者在科学种植、提升综合质量上下功夫,力争使长安鲜桃种植技术走在全省领先地位。
空气清新,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特点和清澈的秦岭泉水,使王莽一带自古以来就有种桃的传统,如今,鲜桃产业也成为长安区特色农副产业…
果园的主人向我们介绍,这些薄膜是区园艺站今年帮助他铺设的,目的是利用薄膜作为镜面,把阳光反射到树下方内侧的果实,利用物理原理促进果实均匀成熟,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园艺工作者手中却成为促进农业增收的好发明、好创造。早几年,市场上就有贴有福、禄、寿、喜之类吉祥字样的苹果出售,今年令人惊喜的是,鲜桃贴字这样的技术也获得成功。
王莽村刘秀村果农夏宗峰种了30多年桃,今年是收成最好、效益最高的一年,这也完全得益于鲜桃贴字这一技术,鲜桃贴字是利用特制的黑色字符薄膜,贴附到尚未成熟的果实上,不出几日,揭下薄膜,字就如同写上去一样,据夏宗峰介绍,头批贴字鲜桃摘下后就被抢购一空,价钱也是平时的好几倍,交谈间,夏宗峰又指着一些套袋的果实说,这些套袋鲜桃将在8、9月份上市,到时候价钱也不会低。
年份 | 产量 | 产值 |
---|---|---|
2010 | 10000 | 5000 |
2015 | 20000 | 10000 |
2020 | 30000 | 15000 |
通过分析新技术助力王莽鲜桃品质提升,解决传统种植难题。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科技赋能王莽鲜桃,品质飞跃新篇章。
王莽地区,山清水秀,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42%,素有“长安小江南”的美誉和“天然氧吧”之称。这里水源洁净充沛、光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为王莽鲜桃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6年,长安区供销合作联社成立秦老汉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王莽地区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原先主要依靠摆摊和走街串巷叫卖的王莽鲜桃如今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飞向了全国各地。
王莽鲜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王莽鲜桃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