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蒜乡蒜苔迎来丰收,蒜农们辛勤劳作
漫步在天津市静海县的蒜乡,一片郁郁葱葱的蒜田映入眼帘,那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蒜农辛勤劳作的见证。蒜苔的丰收季节,蒜农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亮丽的风景。
为了规范大蒜种植,静海县去年成立了宏运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结构,为蒜农提供全程服务,包括原种、农业资料、技术培训等,有效推动了当地大蒜种植业的发展。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多亩。
合作社服务内容 | 原种供应 | 农业资料 | 技术培训 | 市场信息 | 组织收购 |
---|
在曲阜市书院街道方家村,蒜地里蒜苔清香扑鼻,蒜农们正忙碌地抽苔、捆扎、装框。济宁新闻网的报道中,记者李芳和王文记录下了蒜农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秉烈乡的500亩蒜苔迎来了集中收获的季节,蒜农们在翠绿的田野里穿梭,为市场供应蒜苔。兴安街道金家庄村的蒜农们,抢抓时令,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的数千亩大蒜种植区开始采收蒜苔,忙碌的田园场景传递着蒜农们增收致富的喜悦。蒜农们一边劳作,一边说说笑笑,端午前后,正是蒜苔收获的最佳时节。
在宏运大蒜种植合作社的大蒜种植基地,二三十人分布在蒜田内,正忙着收获蒜苔。合作社负责人邹丙显乐此不疲,他表示:“今年蒜苔价格不错,现收现卖六、七块钱一斤,供不应求。”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一产”扩规模大发展步伐。结合市、县惠农政策,积极组建合作社,将零散的生产经营行为聚集起来,与市场对接,用多个特色农业板块的发展共同支撑全镇“一产”上水平。
今年蒜苔收购价格在3.5元/斤以上,前来的蒜农们一上午便将手上的蒜苔换成了现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静海县的蒜农们,用他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今天的丰收。这不仅是对他们汗水的回报,更是对静海县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为了尽快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提高红皮蒜种植效益,该合作社今年还特意种植了80多亩试验田,进行富硒、有机大蒜的实验。通过运用农业新技术,提高红皮蒜的品质和产量,让传统的农产品更加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
据该镇负责同志介绍,陈官屯镇一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早在明朝时期就开始种植红皮大蒜。上世纪70年代,天津市外贸公司将该镇的红皮大蒜销售市场扩大到欧美、日本、韩国,因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外商的高度青睐。
大蒜从播种到丰收再到销售,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蒜乡人的生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农用三轮车,几乎是蒜农家家必备的运输工具,收获时节最热闹的莫过于它们。圆润丰腴的蒜头,或洁白如玉,或点缀着些许的紫红色,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是蒜农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目前正是鸡足山镇紫皮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在上沧村成片的大蒜田里,蒜农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采收大蒜。路边、地头的打包的大蒜一派繁忙景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