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鱼池塘养殖:探讨大银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在农业养殖领域,大银鱼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养殖户们的新宠。本文将深入探讨大银鱼在池塘中的养殖技术,并分析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1. 准备种苗培育池:我们需要清淤除害,然后灌水。由于大银鱼幼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以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因此,为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宜引入饲养家鱼的肥水池内的水。引水前先拉网,翻动表层底泥,以引入大量轮虫休眠卵。此项工作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
2. 种苗来源:首次饲养,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鱼,现场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水温保持在4~6℃,经30~40天出膜。幼鱼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二、养殖技术要点1. 供给充足饵料:银鱼成鱼期摄食量大,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必须勤施肥以维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腐熟发酵肥,也可以少量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250~500克黄豆,并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2. 严防浮头:大银鱼对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鱼类高。预防浮头,关键是在高温季节适当减少施肥量。如池水过肥,尽快更换新水,必要时用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高温季节保持水深2.5米以上,必要时采取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危害。
3. 注意食性转化:大银鱼长大后摄食对象逐步从枝角类和桡足类向鱼虾转化。发现体长接近80毫米的银鱼肠管内有鱼虾时,应及时引入小型鱼虾。长江流域宜在5月份引入适量抱卵青虾,孵出仔虾供大银鱼摄食。
三、经济效益分析大银鱼作为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近年来水产养殖的热点。
项目 | 数据 |
---|---|
亩产 | 约30公斤 |
市场售价 | 每公斤100元以上 |
经济效益 | 每亩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 |
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种苗培育、饵料供给、水质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大银鱼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银鱼池塘养殖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放养方法与注意事项
六、案例来源与时间节点
本文所提及的案例来源于我国水产科研部门在2001年开始的研究,至2012年秋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些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