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龙虾放养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条件
水质
指标 | 标准 | 注意事项 |
---|---|---|
pH值 | 7.5-8.5 | 保持稳定,避免剧烈变化 |
透明度 | 30-40厘米 | 定期检测,确保水质透明 |
新水加注 | 定期进行 | 保持水质新鲜,促进龙虾生长 |
生石灰溶液泼洒 | 定期进行 | 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 |
温度
小龙虾摄食的最佳温度为25-30度之间。刚蜕壳的虾身体非常柔软,需要进行单独饲养,防止被其他大虾当作食物。7-10月为小龙虾生长季,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
饲料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养殖过程中,饲料应以天然饵料为主,辅以人工饲料。
法律法规
遵守当地的渔业法规和环保规定,不得非法捕捞或使用禁用药物。
生态培植
沿池四周浅水处种植水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40%~60%,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等,既可供小龙虾摄食,又是小龙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此外,池底也可用水草扎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千克~10千克,沉于水底,每亩放15堆~20堆。草堆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于水面。
养殖方式 | 放养密度 | 规格 | 注意事项 |
---|---|---|---|
主养小龙虾池塘 | 每亩放养种虾30千克~40千克 | 30克/只以上 | 捕大留小,年亩产200千克~300千克 |
混养池塘 | 每亩放养种虾10千克~20千克 | 25克/只左右 | 不投喂饲料,以池塘天然饵料、渔池残饵为主,亩产一般在50千克~100千克 |
彻底清塘
小龙虾放养前10天,抽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每亩施有机肥100千克~200千克,培育饵料生物。
淡水龙虾又称小龙虾,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餐桌上宠物,身价倍增,据预测未来5年内小龙虾市场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各地小龙虾养殖迅速展开。笔者经过几年生产实践,认为小龙虾放养应注意如下事项:
塘口选择
养殖小龙虾的塘口,面积要适中,一般在20亩~50亩,塘埂坡比要大,在1∶2.5~1∶3,便于小龙虾穴居、繁殖,同时可减少小龙虾的逃跑。池塘内天然饵料生物、水草丰富。
因目前小龙虾人工繁殖没有完全掌握,小龙虾苗种是以自然繁殖为主,因此种虾的选择尤为重要。挑选、放养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10月中旬,可从养殖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要求雌雄亲虾来自不同的水域,以减少近亲交配。亲虾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下,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鉴别:⑴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化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⑵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的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⑶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亲虾放养
放养的亲虾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规格均匀,并一次放足,避免分批放养,可减少互相残杀。放养亲虾时要做到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长途运输的亲虾,放养时先将亲虾放水中浸泡3分钟~5分钟,再放池边2分钟~3分钟,反复2次~3次,让亲虾吸足水份后,再缓慢将亲虾放入池中,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亲虾雌雄比例通常为2~3∶1。小龙虾秋冬季能交配产卵,交配季节一般在9月~12月。次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就会有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应加强管理,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水温达到18℃以上时加强投喂。当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可用地笼捕捞已繁殖过的亲虾。
从淡水龙虾放养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条件,确保其健康生长。延伸出来,我们谈谈淡水龙虾养殖:水质调控关键案例。
水质调控:守护龙虾健康成长的关键水质,作为淡水龙虾养殖的生命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水质直接关系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池水的pH值在7.5-8.5之间,透明度维持在30-40厘米,是确保水质稳定的关键。定期添加新水,泼洒适量的生石灰溶液,不仅能调节水质,还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和脱壳不遂的问题。
放养密度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主养小龙虾的池塘,每亩放养种虾30至40千克,规格在30克/只以上。亲虾放养后,应及时投喂人工饲料,次年4月开始捕捞,采用捕大留小的策略,年亩产可达200至300千克。混养池塘的放养密度相对较低,主要以池塘天然饵料和残饵为主,年亩产一般在50至100千克。
种虾选择:保证养殖质量的基石 未来展望:小龙虾养殖的新机遇因为小龙虾市场的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小龙虾养殖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养殖、技术创新,小龙虾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