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育种:如何通过选育提高水貂品质和产量
育种的具体做法必须贯彻“本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相结合的育种办法,把育种工作和改善饲料结合起来,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因此,其育种方向应该是培育出毛皮品质好,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命力强,体型大的优良品种。
综上所述,科学的选种与选配是提高水貂养殖质量的关键,养殖户需合理安排选种选配的时间及比例,确保育种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貂毛绒品质应优于或接近母貂,以利于逐代提高毛绣质量。在水貂养殖中,优秀的选种与选配工作是提高产仔率、确保毛皮质量以及增进个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提高水貂产仔率“七招”
水貂年龄比例要适当。选育优良种貂。
2~3岁龄的水貂在发情旺期成熟滤泡最多,交配后排卵数也最多,因此选择这一年龄段的水貂进行繁殖。
成年公貂的选择应选择配种开始早、性情温驯、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所配母貂空怀率低、产子数多的公貂继续留种;反之应予以淘汰。
成年母貂的选择选择发情正常、交配顺利、妊娠期短、产子早、窝产子数多、母性强、乳量足、所产子貂发育正常的母貂继续留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均予以淘汰。
当年子貂的选择选择出生早、发育正常、系谱清楚、采食旺盛的子貂留种。子貂应比计划数多留30%~50%。
选种是育种的基础。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优去劣,一般每年至少要进行3次选种,即初选、复选、精选。
复选每年9月份~10月份进行复选。成年种貂,除了少数有病和体质恢复较差的应淘汰外,初选的多数不变。幼貂此时生长发育已基本定型,可在初选的基础上进行复选。要选择发育正常、毛绒品质好、体格健壮、体型大和换毛早的个体留种。淘汰那些经常患病、发育不良和换毛晚的个体。复选应高于计划留种数的20%~25%。
水貂育种核心群选育研究作者 | 单位 | 摘要 |
---|---|---|
刘琳玲, 丛波, 涂剑锋, 邢秀梅, 王桂武, 宋兴超, 杨福合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长春 | 在水貂育种核心群选育中,... |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36卷第12期
李宝全, 黄丽波, 蔡玉梅, 石有斐, 崔文平, 郭慧君
中图分类号:S8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
马泽芳,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野生动物养殖委员会毛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特养分会会长,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5092124338 Email: mazefang,
小编给大家罗列了两类水貂繁殖的小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
初选主要以当年繁殖成绩选择老种貂,以仔貂生长情况及其祖先品质来选择幼貂。水貂选...
以水貂育种:如何通过选育提高水貂品质和产量?为起点,随后迈向水貂育种:选育提升品质与产量的策略与实践的新阶段。
精选工作通常在11月中下旬取皮前进行。对所有预选种貂进行全面鉴定,最后按计划精选定群。在精选过程中,重点放在毛绒品质上。例如,标准水貂要求毛色深、针毛长2.5厘米以下,绒毛1.5厘米以上,比例适宜,被毛分布均匀,毛峰平齐而有光泽。体型大,体质健壮,无疾病,这些都是精选的重要标准。
品种价值:毛皮质量决定价值水貂皮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毛皮质量。目前,高品质水貂皮的价格可以高出几十元到一百元,而低品质水貂皮的单价则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因此,提高水貂毛皮质量是目前水貂养殖行业中的主要任务。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育种策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貂育种工作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育种策略,以实现水貂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将为我国水貂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