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历时4年成功培育出白兰瓜新丁
“一个品种可以决定一个产业走向,特色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品种的自主创新和升级。”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勤介绍,该单位30多年来一直坚持甜瓜育种研究与示范推广,拥有丰富的不同类型原始材料。针对兰州白兰瓜萎缩现状,2006年,“高产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系06―05选育”项目在市科技局立项。
当年,项目组春夏在民勤县进行实验,秋冬在靖远县实验,2007年继续在两地实验。2008年在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进行品种对比实验,同时,在民勤县收成乡和皋兰县的忠和、什川两个乡镇的多个村子试种,深受欢迎。2009年,安排了多点实验,深受省内瓜农和市场欢迎。
市场前景广阔,带动经济效益白兰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前,由省科技厅组织,兰州市科技局主持,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完成的“高产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系06―05选育”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审阅资料,经质疑讨论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专家们认为,甜瓜新组合06―05植株长势强,坐果率高,整齐一致;果实椭圆形,果皮白色网纹,外表美观;淡绿脆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4.4%以上;耐贮运,货架期长;对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表现高抗,对甜瓜白粉病中抗,露地和保护地均可种植。多点实验表明,平均亩产量4000千克左右,比对增产15.3%至20.3%,最高亩产量可达4600千克。
新组合表现优秀,为来年大面积试种奠定基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甜瓜遗传育种团队最终培育出白兰瓜新组合。9月26日,记者从该团队获悉,目前,正在培育的白兰瓜已进入开花坐果阶段,预计12月中旬完成种子生产工作,此举将为来年兰州市大面积试种奠定基础。
针对兰州市白兰瓜品质下降、特色品种缺乏等问题,10多年来,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甜瓜遗传育种团队积极从国内外搜集甜瓜种质资源,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关键基因功能调控等技术方法,于2022年选育出白兰瓜新组合,并在后期开展的组合观察、组合评比和生产试验示范中,该组合表现出色。
白兰瓜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久享盛名的“兰州白兰瓜”为兰州“瓜果之城”的美誉添了绚丽的一笔。省农科院蔬菜所苏永全、刘东顺、孔维萍和杜少平等人在多年甜瓜育种工作的基础上,经过3年努力,育成白兰瓜类型新品种“甘甜雪碧”,并于2012年年底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因品质退化等原因,白兰瓜种植面积已锐减至不足千亩。近日,甘肃省农科院在多年瓜果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培育出“甘甜雪碧”白兰瓜新品种,为白兰瓜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在白兰瓜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瓜类品种创新再添新篇章。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瓜类产业升级,还将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兰州晚报报道,3月4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透露,近日,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前往皋兰县什川镇泥湾村,开展白兰瓜新品种设施栽培试验。在标准化农业示范大棚内,技术人员成功将实生苗培育成优质苗,为白兰瓜产业的升级奠定了基础。
创新成果,引领行业发展在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村民魏万龙种植了“蜜源”这个新品种,他表示:“这个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一亩地收入8000元没有问题。”今年,他又种植了“蜜源”,地头价格为1.4元/斤,瓜商已将车开到地头等待装货。
未来展望,共创美好明天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