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洄游至特定海域产卵,形成渔汛
作者:田园茶韵者•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3
为了保护大黄鱼资源,加强对官井洋大黄鱼的繁殖保护工作,市政府发布限航通告,明确大黄鱼洄游产卵期间,将在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内实行限航措施。
大黄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鱼类,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洄游产卵。那么,大黄鱼为何要洄游至特定海域产卵呢?这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呢?
大黄鱼的洄游路线非常复杂,主要分为春汛和秋汛两个阶段。春汛主要发生在4月至6月,大黄鱼从越冬场游向沿岸河口附近的浅海区进行生殖。秋汛则主要发生在8月至10月,大黄鱼从福建南部沿海一带进入广东沿海,由东北向西南进行洄游。
大黄鱼产卵的过程非常奇特,它们会发出咕咕的叫声,吸引其他大黄鱼前来交配。产卵后,雌鱼会将卵产于沙质底质上,然后守护在卵旁,直到卵孵化。
大黄鱼洄游产卵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大黄鱼产卵可以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大黄鱼洄游产卵可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大黄鱼洄游产卵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
因为人们对大黄鱼洄游产卵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保护措施出台。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大黄鱼这一珍贵的海洋资源,让海洋生态更加美好。
年份 | 大黄鱼产量 | 大黄鱼产量增长率 |
---|---|---|
2019 | 100万吨 | 5% |
2020 | 105万吨 | 5% |
2021 | 110万吨 | 5% |
官井洋,位于宁德南部海域,是中国大黄鱼唯一的内湾天然繁殖场。每年5月至6月,大黄鱼会洄游至官井洋产卵,培育稚鱼。这一时期,宁德海域成为大黄鱼洄游产卵的盛事,吸引了众多渔民前来捕捞。只是,过度捕捞和人为干扰严重威胁着大黄鱼的生存环境。
尽管大黄鱼产卵期间实行限航措施,但这也为渔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限制捕捞有助于大黄鱼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休闲渔业等,为渔民创造更多收入来源。例如,近年来,宁德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大黄鱼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