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秋白菜病毒病在嫩江县发病程度年度间变化很大,同一年度内地块间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损失达30~50%,个别发生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
从白菜莲座期到包心后发生,病菌一般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在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受害叶片基部出现灰褐色烂斑,叶片在阳光下萎蔫。
甚至出现须根减少,叶片变黄,植株皱缩矮化,畸形、停止生长,不能正常包心,不结球,植株感病越早发病越严重。
大白菜进入壮心期开始发病,此时叶片上只要出现黄褐色斑点,即应立即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者新植霉素4000倍液浇灌发病植株及其周围健株根际土壤。
芜菁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是为害大白菜的最主要病毒。白菜幼苗期7片~8片叶时,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发生蚜虫,通过汁液接触,农事操作铲趟等造成伤口病毒感染。
心腐型不仅在田间造成严重危害,并可贮运及销售过程中也可继续发病,是危害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
危害症状: 大白菜炭疽病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长江流域受害最重。.可湿性粉剂③苗床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可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嘧菌...
病毒病主要是以蚜虫为传毒媒介。从苗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病。幼苗6片~7片叶前为感病的敏感期。
等药剂防治蚜虫,防止传播病毒。 干烧心病是由大白菜植株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结球期发病较重,贮存期仍可发病,病害发生初期会在叶片边缘出现褪绿,逐步表现出干边,上部叶片逐渐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叶脉黄褐至暗黑色,发病部位主要在结球中部。
白菜软腐病症状 | 描述 |
---|---|
植株从顶部向下或者从菜心基部开始腐烂 | 心叶呈萎蔫状,向外发展。使外部叶片叶柄腐烂,软腐状,有恶臭味。 |
北方菜农称之为“烂疙瘩”或者“烂葫芦” | 软腐病是秋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俗称脱邦、烂棵,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 |
一般每隔7~10天均匀喷洒一次,连喷3~4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白菜霜霉病也叫“霜叶”,是秋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降低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白菜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正好分属三类病害,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
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管理简单,产量高,但是有农户表示,大白菜在种植过程中,病害较多,对大白菜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大白菜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包括以下五种: 1、猝倒病 猝倒病发病时幼苗根基部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随病情变化逐渐缢缩成线,后折倒伏地。
如果土壤的湿度较大,发病位置还会出现白色的霉状物。
防治策略是采用选种抗病品种和消灭传毒蚜虫为主,加强栽培措施为辅。苗期到成株期应连续防治蚜虫传播病毒。
3、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壮苗,遇干旱发生时,缩短蹲苗时间,早间苗、及时拔除病株,减轻病害发生。
发病初期可喷撒20%病毒灵、2%宁南霉素、20%病毒A、0.5%抗毒剂1号、1.5%植病灵等。间隔10天,连续喷施2~3次。
高热多雨、天气潮湿闷热、浇水过多致使土壤过于潮湿、氮肥施用不当造成铵中毒“烧心”等都是白菜软腐病发生的诱因。
有病株在叶背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叶柄扭曲。成株染病后叶片脆硬,皱缩成团,根系不发达。
加强管理等措施都可以对霜霉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发现白菜感病要立即喷施药剂防治:
植株从顶部向下或者从菜心基部开始腐烂,心叶呈萎蔫状,向外发展。使外部叶片叶柄腐烂,软腐状,有恶臭味。
北方菜农称之为“烂疙瘩”或者“烂葫芦”。
软腐病是秋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俗称脱邦、烂棵,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
同时,高温干旱不利于白菜的发生发育,植株抗病能力降低。
秋白菜播期过早,缺肥水,管理粗放,白帮品种较为易感病,青帮品种比较抗病。
在叶片正面产生淡黄色小病斑,逐渐扩大,由于受到叶脉的限制,形成黄绿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霉层。
喷药时应着重喷洒接近地面的叶柄及茎基部,对已开始发病的植株及其周围健康株更应重点喷洒。
或者种子本身带菌,即使播在没有种植过任何蔬菜的地块,遇到适宜的条件也会发病。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要因地、因品种制宜,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秋白菜不宜播种过早,特别是常发病区域和干旱年份应适当推迟播种时间。
采取轮作、选择良种、播前浸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浇水等农艺措施预防软腐病的发生。
而病害的发生往往会造成...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的作物隔年轮作。
本文仅就大白菜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三大病害”的发病及防治进行介绍。
白菜软腐病病菌普遍存在于土壤中,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主要通过植株伤口侵入引起发病。
白秋病毒病又称“孤丁病”“半边疯”,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甘兰、芥菜等。
1、清洁田园:集中防治前茬蔬菜上的蚜虫、菜青虫等,彻底清除菜田杂草,把拉秧的植株集中处理,以减少菌源和虫源,降低病虫害基数。
3、整地
这个病害导致白菜包心不实或者不包心,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白菜霜霉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早防治。
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病适宜温度在15℃~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多雨、大雾,田间积水,久旱突然进行大水漫灌。
这三种病害致病菌是一类真菌,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常规的杀菌剂,就可以防止这种病害的发生,可以...
感病较晚的植株发病轻,仍能包心、结球,外观看似正常。
但是剥去外叶后,内部的叶片上有许多灰色的坏死斑点。
病毒病可造成秋白菜大幅度减产,影响经济效益和市场供应。
赵秀兰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农技推广站,山西大同037000为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菜农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病害的防治,现把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大白菜干烧心1,1发病规律施肥不当是导致干烧心问
病菌以菜棵顶部侵染,初期叶片呈水渍状,后扩大并变为淡褐色,逐渐腐烂,日晒后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在叶球上。
可以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lOOO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防治,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
气候干旱时,病斑干枯,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致使外部叶片大量枯死、脱落。
逐步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花叶,叶片抽缩,凸凹不平,心叶扭曲畸形。
苗期特别是进入困棵期开始出现症状,心叶叶脉色浅而呈半透明状,随即沿叶脉褪绿,叶片逐渐变成有黄色或深绿相间的斑驳。
②叶焦型
但在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2~3天后贴地处叶基部腐烂,暴露叶球,这种菜棵用脚一踢,菜头极易脱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