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玉米螟防治,选用高效杀虫剂是关键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玉米螟便是让农民朋友们头疼不已的一种害虫。要想有效防治玉米螟,选择高效杀虫剂是关键。

玉米螟防治,选用高效杀虫剂是关键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

玉米螟幼虫会蛀食玉米的心叶、叶鞘、茎秆等部位,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玉米螟对于保障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玉米螟发生时期 危害特点
苗期 幼虫钻入心叶取食嫩叶,形成孔洞
拔节期 幼虫蛀食茎秆,造成折断
抽穗期 幼虫蛀食雌穗,造成籽粒破碎、霉变
高效杀虫剂的选择与应用

在防治玉米螟的过程中,选择高效杀虫剂是关键。

辛硫磷适用于苗期和拔节期,每亩用药量200-300克,撒施在玉米心叶内。

高效氯氟氰菊酯适用于拔节期和抽穗期,每亩用药量30-40克,喷雾防治。

甲维盐适用于拔节期和抽穗期,每亩用药量20-30克,喷雾防治。

苏云金杆菌适用于苗期和拔节期,每亩用药量100-150克,撒施在玉米心叶内。

在使用杀虫剂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注意安全,穿戴防护用品。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抑制害虫的繁殖。例如,释放赤眼蜂、白僵菌等。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特点不同,因此防治时期也有所不同。

苗期:防治玉米螟初孵幼虫。

拔节期:防治幼虫蛀食茎秆,避免折断。

抽穗期:防治幼虫蛀食雌穗,保障籽粒产量。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选择高效杀虫剂进行防治是保障玉米产量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时期,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并注意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才能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

亩用药量推荐:

若前两个阶段玉米螟防治得当,玉米抽丝灌浆期害虫发生相对较轻。但若错过防治时机,此时害虫密度高,玉米植株高大茂密,传统的喷雾器喷药方式不再适用,需改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

玉米螟防治,选用高效杀虫剂是关键

由于玉米种植管理相对粗放,许多农民朋友往往忽视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忽视防治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因此切莫掉以轻心。

只是,辛硫磷过量使用存在药害风险,且玉米螟对辛硫磷的抗性较强。因此,更推荐使用球孢白僵菌拌细土或炉渣撒施,直接毒杀心叶喇叭口处的幼虫。

烧毁幼虫:在防治玉米螟时,需将玉米杆、高粱杆和杂草等彻底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诱杀成虫:在田地设置黑光灯,夜间捕杀成虫。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时释放1-2万只赤眼蜂。药物防治:向玉米喷洒硫磷颗粒,有效消灭玉米螟。关于防治玉米螟的最佳农药和方法,烧毁幼虫、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都是有效手段。

“生物导弹”防治技术,即释放携带病毒的赤眼蜂,精确寻找玉米螟虫卵,将其杀死,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这种技术成片使用效果更佳,使用后不能再使用杀虫剂。

心叶内撒施颗粒剂杀虫剂:球孢白僵菌能持续有效感染寄生玉米螟,控制虫口数量,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严重影响雌穗发育和籽粒灌浆,这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时期。此时玉米叶片总数达到11-12片叶,上部几片大叶突出,形似大喇叭口。

若为害严重,叶片支离破碎不能正常展开,容易导致雄穗不能正常抽出,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传统的颗粒剂农药一般使用5%辛硫磷颗粒200-300克每亩,撒在玉米心叶内。

私信TA防治夏玉米玉米螟,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农药: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的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甲维盐、辛硫磷、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

玉米螟幼虫主要集中在花丝内为害,部分大龄虫蛀入玉米雌穗轴内及其附近茎节,啃咬玉米籽粒,使其破碎变霉。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20克或5%虱螨脲水乳剂40毫升与10%甲维盐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30克或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40克组合使用,重点对心叶内喷施药液。

针对玉米螟的防治,2005年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及其合适浓度,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乙酰甲胺磷乳油5400g/hm²、4050g/hm²和3%辛硫磷颗粒剂效果较好;优打可湿性粉剂和20%乙酰甲胺磷乳油2700g/hm²效果较差;建议在生产中优先选用20%乙酰甲胺磷乳油5400g/hm²、4050g/hm²喷雾或3%辛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玉米螟如何防治,玉米螟防治措施。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长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种植玉米的农户们基本每年都会遇到玉米螟的危害。年年做防治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正确科学地防治玉米螟呢?下面我给大家一些防治建议。

不推荐使用阿维菌素产品,据报道如果阿维菌素喷施玉米心叶,药量过大也有药害风险。

大喇叭口期玉米螟使用农药防治有两种方法:

2、叶面喷施农药防治:孕穗期,玉米螟幼虫都集中到上部,为害未抽出的玉米雄穗。玉米雄穗抽出后,大部分幼虫开始蛀入雄穗柄和雄穗以上的茎秆,造成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

玉米螟初孵幼虫钻在心叶内取食嫩叶。当玉米被害叶展开后,在叶上形成不规则的成排虫孔。

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选择颗粒杀虫剂丢心,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可以用杀灭菊脂乳油3000~3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治。

1、在玉米螟产卵的始盛、高峰、盛末三期放赤眼蜂杀卵。采取性诱剂诱杀,放赤眼蜂,喇叭口期抓颗粒剂,喷施高效氯氰菊酯。

本配方兼顾速效与持效性,能有效杀灭各龄期玉米螟幼虫,也能杀卵,防治到位的话持效期在20天左右。

施药方式使用传统背负式喷雾器或者植保无人机飞防均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