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是番茄常见病害,由真菌引起
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两种病害,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菜豆、瓠瓜等20多种作物。近期大部分地区会有阴雨天气,需要重点防治这两种高湿病害。今天小编教你识别防治叶霉病和灰霉病的小技巧。
发病条件:多雨、连续阴雨时发病较重。
发病部位:叶片、茎、果实。
防治方法防治时期 | 防治方法 | 注意事项 |
---|---|---|
蘸花时 | 加入药剂进行预防 | 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菌剂 |
花期 |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 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交互抗性 |
冬春季 | 使用烟剂熏棚 | 选择高效低毒的烟剂 |
症状描述:棚内部分叶、茎、果实均出现病害。
叶片发病部位成灰褐色V字形病斑,表面生有灰白色霉层;
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或基部,有水渍状斑点或淡褐色大斑,严重的绕茎一周,病枝折断;
果实腐烂,密生灰色霉层,传播速度快,烂果很多。
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
在病害发生前期,可以使用哈茨木霉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并注意放风排湿;
在冬春季大棚番茄种植中,浇水施肥最好不要大水漫灌,以免棚里湿度过大,可以采取膜下暗灌或者滴灌的方式浇水,水肥一体化;
降低棚内湿度是减少灰霉病以及其它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及时摘除下部老叶,保证通风透光;不要在阴雨天雾霾天整枝打岔。
如果发现灰霉病发病,应当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收集在一起带出大棚烧毁或深埋集中处理,避免成为传染源。
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发生在番茄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可危害花、果实、叶片和茎。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期长,加之主要为害果实,故造成的损失极大。在一些地区已列为番茄三大病害之首。番茄发病后造成早春大量烂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病原为灰葡萄抱菌,属半知菌亚门,除侵染番茄外,还侵染茄子,黄瓜等。1危害症状危害叶茎、果实及花。叶片染病从叶尖开始,..
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的病害,一般在冬春季节的蔬菜大棚内容易发生,温度在20-30摄氏度,湿度在90%以上时是高发期。
影响种植户的收益。西红柿的病虫害实在太多了,有早晚疫病,霜霉病,枯萎病,根腐病,和灰霉病;虫害有蚜虫,根线虫等。鉴于当前高温多雨的季节,我们今天了解两种和温度、湿度有关的病害:早疫病,灰霉病。它们都是真菌引起的病害,而且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密切关系,也是当前气候环境下易发生的病害
灰霉病菌其实是一种弱寄生真菌,没有外伤的健康植物组织是很难被侵染的。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种植管理,到用药防治,多方面综合考虑。
蘸花药的使用,使坐果后干枯的花瓣不容易脱落,容易感染灰霉病菌,然后侵染番茄青果。烂掉的花瓣或者果实掉落时,落到叶片上感染叶片,落到茎秆上感染茎秆。
在番茄灰霉病是番茄常见病害,由真菌引起,危害叶片、果实,影响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番茄灰霉病防治新策略。
在番茄花期,蘸花成为预防灰霉病的关键步骤。将药剂如啶酰菌胺·咯菌腈、氟吡菌酰胺·嘧霉胺等加入蘸花液中,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例如,某地区的一户菜农在蘸花时采用了这种方法,结果灰霉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防治措施:冬春季大棚的熏棚处理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生物制剂如哈茨木霉菌、多抗霉素等,不仅可以防治灰霉病,还能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某菜农在发现灰霉病初期,采用了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结果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灌溉与施肥:降低湿度,增强抗病力冬春季大棚番茄种植中,应避免大水漫灌,改用膜下暗灌或滴灌方式,以降低棚内湿度。同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入,可增强番茄的抗病能力。某地区的一户菜农通过调整灌溉和施肥方式,灰霉病的发病率从原来的20%降至10%。
病害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综合防治,保障丰收番茄灰霉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预防、用药、生物制剂、灌溉施肥以及病害管理。通过综合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灰霉病的发生率,保障番茄的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