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蓟马危害叶片,需及时防治
草莓蓟马,一个让草莓种植户头疼不已的害虫。它们不仅危害叶片,严重时还会影响果实品质,导致商品性下降。那么,如何有效防治草莓蓟马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症状 | 描述 |
---|---|
叶片症状 | 叶片中心叶脉出现黑色条斑,心叶皱缩不展,植株矮小、生长停滞。 |
花朵症状 | 花朵变褐不能结实。 |
果实症状 | 果实受害后表皮木栓化变褐,无法正常膨大或畸形。 |
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杂草这是最基本的农业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蓟马的生存环境。
适时浇水施肥,保持田间适当湿度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草莓的生长,同时也能降低蓟马的发生。
使用农药防治
15%金好年对蓟马、蚜虫有显著防效,初发生期,午后成虫活跃时使用。
10%吡虫啉、10%啶虫脒等,2000-4000倍交替防治,防治2-3次。
生物防治
释放瓢虫、小花椿、捕食螨等蓟马的天敌。
利用蓟马雌虫趋光的特性,放置诱虫灯诱杀。
物理防治
设施种植的草莓中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悬挂蓝板,通过物理方式预防蓟马的发生。
防治蓟马注意事项
蓟马个体小,隐蔽性强,易产生抗药性,单一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很难奏效。
化学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噻虫嗪、阿维菌素等。
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循农药轮换使用的原则。
注意农药对蜜蜂的伤害,使用时避开防蜂期。
案例分享某草莓种植户,在2019年3月发现草莓蓟马危害,经过一个月的防治,草莓蓟马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果实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产量提高了20%。
草莓种植中的一大挑战便是蓟马的侵扰。这类小虫子虽然体积微小,但破坏力极大。以下,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入手,深入探讨草莓蓟马的有效防治方法。
位于我国某地的草莓种植户张先生,今年遭遇了蓟马的严重侵袭。他的草莓田里,原本饱满的果实变得干瘪,叶片上也出现了许多黄斑。张先生焦急万分,及时寻求了解决办法。
针对张先生的草莓蓟马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在草莓田四周安装防虫网,阻止蓟马进入。
生物防治:引入蓟马的天敌,如瓢虫、小花椿、捕食螨等,通过生物竞争减少蓟马数量。
防治方法多样: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手段,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农药使用合理:遵循农药轮换使用原则,减少蓟马对农药的抗药性。
未来展望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草莓蓟马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保障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