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洛阳千年国槐遭风劈裂,见证历史沧桑

“14日晚上9点的时候,听到一声咔嚓的巨响,出来就看到古树一侧的树干断下来了。”国槐南侧的一家超市老板告诉记者,当晚还有辆私家车停在树下,正好被砸到,幸亏没有人员受伤。据他介绍,国槐断下的树干部分约占整棵树树干的六分之一,但树冠部分却相当于整棵树的一半。

洛阳千年国槐遭风劈裂,见证历史沧桑

洛龙区农林局专家现场查看后,已制定了针对这棵千年国槐的“手术”方案。由于北边大枝折断已造成树体重心向南倾斜,加之树干中心木质枯朽,南部大枝着力点不牢,所以第一步就是先制定人工支柱扶助,稳定树体重心。“下一步东方今典物业部将按照抢救方案,对古树进行修补树洞,安装立柱、打树箍等,防止古树进一步倾斜或倒伏,并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古树安全。”洛阳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申艳梅说。

古树名木:历史的见证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它们古朴苍劲,被人们誉为活化石。古树名木是历史见证,例如我国传说有周柏、秦松、汉槐、隋梅、唐杏、唐樟等均可作为历史见证

种类 胸径标准 级别
柏类、白皮松 30厘米以上 一级古树
五角枫、油松、君迁子 40厘米以上 一级古树
银杏、流苏 50厘米以上 一级古树
国槐、榆、皂角 60厘米以上 一级古树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这棵受伤的国家一级古树国槐,它的四周有一圈铁栏杆护着,粗大的身形足得两个人合抱,树叶茂盛,且西侧的树皮已消失,北侧则露出一个大洞,里面完全空掉,一粗约60厘米的树干断掉,“骑”在铁栏杆上。树干西侧挂着它的“身份证”简介——编码“豫C5054”,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旁边立的牌子显示:“国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2008年,为保护这株千年古树,东方今典楼体整体南移5米,并对濒临枯死的树木进行树洞填充等保护措施。”

1500岁古树“弱不禁风”,一侧树干被刮断,修补树洞、安装立柱等,古树“手术”方案已制定。他们将尽快清理掉落的树枝。

官家大户有意保留保护下来的等,因而树种较多。1.2.5城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中国制浆造纸用木材资源研讨会论文集 167 2广元市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征 2.1古树名木是广元历史文化的见证 以本身的存在,显示和记载了2000多年以来广元的世事沧桑历史演变。有的客观反映了...

此法对古树复壮都有良好的作用。换土。古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里肥份有限,常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实,通气不良,排水也不好,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因此造成古树地上部分闩益签缩的状态。用换土的办法抢救古树,使老树复壮。

4.3投资创新 各级政府、行政...

第2期林业建设 15承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张建民陈雅娟 摘要阐述了古树名...

茌平唐槐:见证千年沧桑 “ 当时笙歌沸邻里,只今古树啼寒鸦。 ”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岁月湮没了太多的生命繁华,但是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有一棵唐槐却历经近 1400 年的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沉默不语孤独的见证历史的兴衰。

李世民亲手栽下大槐树 杜郎口古槐位于茌平县镇政...

它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与希望。如今的大槐树,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的一种象征,一种信仰,透过神秘的面纱,人们对他的顶礼膜拜,其实是对坚韧顽强,凝练厚重,脚踏实地的精神的追求,是对和善和谐、和平和顺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是“任尔东南西北风”,古往今来,人们对“树”这种植物,都怀有欣赏与敬仰的情愫。尤其是树龄悠久的那些古木,更是带有许多神奇色彩。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

记者了解到,洛阳古树名木的“保护伞”——《洛阳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经洛阳市人大审议通过,现已提交省人大。它对古树的管护范围做出了明确划分,其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或者遭受自然损害、人为损害,出现明显衰弱、濒危或者死亡症状的,养护单位或者养护人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县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记入古树名木图文数据档案。

约新乡古树名木是自然的馈赠,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它们一圈圈的年轮,述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铭刻着岁月的沧桑变化。

五月中下旬的一天,饮马口地标性的大柳树,因为大风、虫蛀等原因,轰然倒下了,让人...

昨日下午,洛龙区农林专家高国亮来到现场详细查看古树受伤情况,并制定抢救方案。他分析,由于古树之前就树干中空,已经衰老,估计承受不了14日晚上的大风,就被刮断了。

申艳梅提醒,衰老特征明显的百年以上古树,在恶劣天气影响下,易出现断枝、劈裂,甚至折断倒伏等现象。如遇雷电天气,建议广大巿民尤其是小朋友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或玩耍;不要在树冠垂直投影五米范围内停车、堆放物品;尤其是农村旷野等空旷地带,古树易遭受雷击,村民应注意人身安全。

保护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历史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

然后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

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树对研究树木生理也具有特殊意义,人们无法用跟踪的方法去研究长寿树木从生到死的生理过程,而不同年龄的古树可以同时存...

根深叶阔的千年古槐仿佛引领我们进入振头古镇的历史风貌中;我们来到赵佗公园,看到300多年历史的皂荚树,仿佛看到了人们对赵佗文化的敬重;当我...

树生长旺盛,枝叶繁茂,为远近皆知的奇观树,已被列为县级保护的古树

比干虽然未能复生,这些郁郁葱葱的柏树却活了下来,记录着人...

由洛阳千年国槐遭风劈裂,见证历史沧桑,引发人们对古树保护的思考。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古树保护:洛阳国槐案例启示的方向。

在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一棵名为“国槐”的古树,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生态意义,成为了古树保护工作的典范。

突发事件:古树树干断裂,紧急抢救行动启动
洛阳千年国槐遭风劈裂,见证历史沧桑
专家会诊:制定“手术”方案,确保古树安全

国槐,被誉为“活化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它们古朴苍劲,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棵国槐不仅见证了洛阳的历史变迁,更是当地居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据记载,这棵国槐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洛阳地区的标志性古树之一。在保护这棵古树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保护措施:法规保障,全民参与 未来展望:让古树焕发新生,传承历史文脉

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古树的保护力度,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手段,让这些历史见证者焕发新生,传承中华文明的文脉。同时,通过全民参与,让更多人了解古树的价值,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自然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