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国槐苗木繁殖技术,探讨如何高效培育优质国槐苗木

国槐的基本资料

国槐,豆科、蝶形花亚科乔木植物,被誉为“绿色宝库”,具有绿化、经济、药用等多重价值。其适应性强,寿命长,栽培容易,用途广泛,抗二氧化硫和烟尘能力强,是我国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

国槐苗木繁殖技术,探讨如何高效培育优质国槐苗木
种子处理
处理方法 具体操作
浸种法 将种子放入容器中,用70-80℃热水浸泡,待水温降至35-37℃后,浸泡一夜,然后将膨胀的种子和淹没的种子撒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用湿草帘覆盖保暖并保持水分。
催芽法 用“生豆芽”法进行催芽,每天将种子翻动3-4次,并适量洒水,待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苗期管理

1.种子催芽:国槐种子表面含有蜡质,实粒多,不易吸水,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

2.浇水: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出苗前要少浇,保持土壤表面湿润,防止土壤板结。

3.施肥:追肥掌握“由稀到浓,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分期巧施”的技术要领。

4.间苗:当幼苗长到15厘米高时,拔除过密、弱小的幼苗,分2-3次间苗,按10-15厘米的株距定苗。

5.松土除草:为了防止土壤板结,以及杂草与苗木争肥、争水,改善通气条件,促进根系发育,应及时松土、除草。

病虫害防治

国槐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瘤坚大球蚧、皱大球蚧、蚜虫和国槐尺蠖等。防治上坚持发生前“防重于治”,发生后“治早、治了”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6月份前用90%氟乙酰胺1500倍液、50%杀螟松500倍液防治初孵若虫。

7月份用90%氟乙酰胺1000倍液、50%杀螟松350倍液防治一二龄若虫。

发现国槐尺蠖时,及时喷药杀灭幼虫。

大苗培育

1.养根:在移植区内,每亩施入5000千克有机肥,做成5-8米×5-8米的平床,1年生苗按60厘米×6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定植后灌1次透水。

2.养干:苗木在移植区培育1-2年后,于春季萌芽前,在距地表3-5厘米处截干。当萌生的新梢达20厘米长时,选留1个生长健壮新梢,其余均剪除,并加强水肥管理。

国槐苗木繁殖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从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大苗培育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国槐苗木,为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做出贡献。

从国槐苗木繁殖技术,探讨如何高效培育优质国槐苗木。过渡到国槐苗木高效培育策略,我们继续前进。

国槐苗木繁殖技术,探讨如何高效培育优质国槐苗木

国槐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浸泡在80℃热水中,搅拌至水温适宜,浸泡24小时,随后进行“生豆芽”法催芽。对未膨胀的种子重复此过程。当3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采用条播法,覆土厚度1.5-2厘米,播后镇压。处理过的种子,播后1周即可出苗,出苗率约为78%。

1. 浇水

6月份前用90%氟乙酰胺1500倍液、50%杀螟松500倍液防治初孵若虫,7月份用90%氟乙酰胺1000倍液、50%杀螟松350倍液防治一二龄若虫。如发现国槐尺蠖,也要及时喷药杀灭幼虫。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国槐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