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国槐瘤锈病是一种危害国槐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国槐,作为我国常见的绿化树种,其健康生长对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具有重要意义。只是,国槐瘤锈病这种真菌性病害的侵袭,却让众多园林工作者头疼不已。本文将深入解析国槐瘤锈病,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

国槐瘤锈病是一种危害国槐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一、病原与症状
发病部位 症状描述
树干 产生梭状病瘤,树皮开裂,露出褐色、不规则、成堆或条状、半黏结的粉状物。
叶片 叶柄和叶背面出现黄色点状病斑或黄褐色粉状物。
枝干 产生纺锤状病瘤,病瘤较树枝上表现为更规则的纺锤状。

国槐瘤锈病的病原菌为茎单胞锈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该病主要危害国槐、金枝槐、龙爪槐等绿化植物。

二、防治方法

1. 加强园田管理,进行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升树势。

2. 日常管理中,及时观察,发现病枝及时剪掉并带出圃地烧毁。

3. 秋末冬初和早春萌芽前,修剪清园后,使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全圃植物进行喷雾。

4. 对往年发生该病的苗圃,树木萌芽后,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500倍液喷洒,间隔10-15天一次。

5. 对于发病较轻的植株,先用小刀将病斑表皮刮出,然后用50倍的福美砷或30倍的金腐皮消进行涂抹。

三、管理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国槐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

2. 合理布局:避免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国槐,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加强检疫:严格把控苗木来源,杜绝病源传播。

4. 生态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病原菌数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国槐瘤锈病的发生,确保国槐的健康生长。

国槐瘤锈病是一种危害国槐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叶柄和叶背出现黄色点状病斑,伴有黄褐色粉状物,这是病原的性孢子器和锈孢子。病瘤 在树干上出现,随后蔓延至枝干。纺锤状的病瘤不仅影响树木美观,还严重阻碍水分和养分传输,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3.1 加强管理,预防为主 3.2 药物防治,综合治理 3.3 特殊处理,因病施策 四、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该苗圃基地的国槐瘤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3年秋季,病植株比例降至5%以下,树木生长恢复正常。这充分证明了科学防治措施在国槐瘤锈病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未来展望

因为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国槐瘤锈病的防治,应继续深入研究病原学特性,优化防治技术,提升防治效果,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