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水质调节:维持适宜水质
水蛭虽然对水质条件要求不高,但为了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仍然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否则会影响水蛭的生长。
养殖水蛭的水温应保持在15~30度。水温在10度以下,水蛭便停止摄食,水温在35度以上也影响水蛭的生长。虽然水蛭在污水中也能生活,但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仍然要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池水,防止池水污染,保证养殖池水体内一定的溶氧量,以确保水蛭快速生长,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适当换水。
在养殖水蛭的池塘中,一定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源,而且不能使用碱性过大的水源养殖水蛭。
饲养池的建造项目 | 具体要求 |
---|---|
池埂高度 | 1.8米 |
水深 | 0.8到1米 |
宽度 | 3米 |
长度 | 根据饲养量而定 |
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 | 6到10万条 |
种蛭可放 | 20公斤左右 |
池底 | 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 |
新开池需要投放 | 一些牲畜粪便等有机物 |
雨季养殖池塘光照条件差,水体营养物质缺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养殖的水蛭排泄物也增多,水质极易恶化,容易造成缺氧。广大水蛭养殖户在此期间要提高警惕,加强水质管理及调控,确保养殖成功。
合理使用增氧机
定期改底、解毒、肥水、培菌、培藻
保持水体透明度
调整水体肥度
为了防止水质变质或变坏,在养殖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以定期通过改底、解毒、肥水、培菌、培藻的方式来调节水质。而最适宜水蛭的PH值范围在7.6-8.6。
水蛭养殖水质调节是保证水蛭健康生长的关键。通过合理控制水温、水质、光照、肥度等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蛭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水蛭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蛭养殖,看似简单,实则对水质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蛭的生长速度和健康。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水蛭养殖水质调控。
水质清洁,保障水蛭健康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距离的流程、充分暴晒,待水温升高后才能使用。在夏季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引起水蛭生长不良,还应在池边种植一些遮阴植物,并要经常换水,使池水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
水质肥度,避免倒藻现象水体肥度能见度20-30cm。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意识到肥水养殖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不懂的肥水,盲目肥水,最后导致水过肥出现了倒藻的现象。因此,要合理控制肥水,避免水过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