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根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番荔枝根朽病,这种由Ganoderma applanatum、Ganoderma lucidum、Rigidoporus microporus、Fomitella supina等担子菌类引起的病害,在台东地区颇为常见。虽然分布范围及发生比率尚未完全调查,但以太麻里、华源地区较为频发。
番荔枝根朽病病菌主要从根部侵入,导致根部腐朽,随后蔓延至主干。受感染的木质部组织会变成黑褐色,最终腐朽成白色。罹病后期,植株地际部会长出黄褐色子实体。这类病害会导致植株黄化、衰弱,最终枯死。
原因与发病机制根朽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在病株根部或残植体留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病原分泌胶质粘附后,产生小分枝直接侵入根中,也可从根部伤口侵入。此外,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到树木残根上后,遇有适宜条件也能引发病害。
病害诊断与识别番荔枝根朽病的症状与褐根立枯病相似,但根部或地际部的病征不同。被害根通常不黏附土块、石粒,有时可见其上附着灰白色或土黄色菌丝。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加强栽培管理 | 合理密植,保持果园通风透光 |
清洁果园 | 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来源 |
药剂防治 |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喷洒防治 |
生物防治 | 引入天敌昆虫或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 |
某果园在2018年发现番荔枝根朽病,经过调查发现,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土壤湿度较高、排水不良的区域。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该果园在2019年成功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番荔枝根朽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番荔枝生产的病害。了解其症状、原因、诊断与防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病害,保障番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朽病的发生与土壤、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防治策略包括:
加强果园管理,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原传播。
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案例:台东地区番荔枝根朽病防治实践2019年,台东地区某果园发生大规模番荔枝根朽病。当地农业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对病株进行清除,并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园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
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番荔枝根朽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强品种选育,培育抗病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