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丝瓜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丝瓜,一种常见的蔬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喜爱。在日光温室中种植丝瓜,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保证品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日光温室丝瓜种植的技术要点。
丝瓜有两个栽培种,即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有棱丝瓜宜选用华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新品种夏棠1号,普通丝瓜则选用江苏姜堰地区农家品种五叶香丝瓜。
育苗冬春茬丝瓜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以保证在春节前形成批量商品瓜上市。育苗在日光温室中进行,苗床加扣小拱棚。播种前,先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捞出清洗,再用25℃的温水浸泡5小时,漂洗掉种皮粘液,用湿纱布包好放在30℃条件下催芽,待90%种子露白时播种。苗床昼温控制在25~30℃,夜温不低于15℃。幼苗出齐后适量放风,苗床昼温保持在20~25℃,夜温12~15℃,以免造成秧苗徒长。
定植前准备用于丝瓜生产的日光温室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太阳能进行一次高温闷棚。应符合市场需求,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同时注意选择在10叶节前后发生雌花的品种。播种前,丝瓜种子应选择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进行种子筛选和消毒处理。
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当瓜苗长至3叶1心,苗龄45天左右时,选择晴天9:00~13:00定植于日光温室中。定植前20天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35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钾40千克,深翻30厘米,耙平后按70厘米行距起垄,宽30厘米,高15厘米。定植前2天,苗床先浇水,以尽量减少移栽时伤根。定植株距30~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定植后随即覆盖地膜,并破孔引苗出膜。按“隔沟盖沟”法盖膜,以便从膜下沟浇水,减少温室内湿度。
管理项目 | 具体措施 |
---|---|
温度 | 定植后7天左右少通风,以提高室内温度,促早缓苗。缓苗后温室内昼温控制在20~30℃,高于30℃时放顶风,低于23℃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若遇降温天气,应采用临时加温措施,使温室夜温不低于10℃。 |
肥水 | 结瓜前结合浇水追提苗肥1~2次,可追施腐熟人粪尿或少量氮肥。结瓜后转入旺盛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需肥、水量增大。一般隔10~20天结合浇水冲施1次肥,每次每667平方米可冲施尿素10~15千克,间隔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丝瓜对水分需求量大,在旺盛结瓜期,要始终保持土壤较高湿度。浇水时选晴天上午,顺膜下沟“暗浇”,浇后及时放风排湿。 |
植株调整 | 幼苗甩蔓后用吊绳引蔓吊架。主蔓伸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人工落蔓。为保持主蔓的生长优势,第1雌花出现前摘除全部侧蔓,之后出现的侧蔓结瓜后保留1片叶及时摘心。进入6月份,外界温度显著升高时,及时撤去棚膜,此时正是丝瓜植株生长发育的良好季节,若不急于倒茬,可让丝瓜枝蔓在温室支架上放任生长,但要注意引蔓,使之均匀分布,形成良好的受光态势。 |
采收 | 丝瓜主要食用嫩瓜,一般在丝瓜果梗光滑,茸毛减少,果皮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时采收。时间大致为开花后10~12天,采摘宜在上午进行。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宜勤摘,每1~2天采收1次,如不急着赶茬,一直可采收到9月中下旬。 |
丝瓜的病害主要有疫病和炭疽病,前者用40%乙磷铝400倍液加25%甲霜灵400倍液防治;后者可用40%的炭疽福美300倍液防治。常见的害虫有蚜虫和白粉虱,应在“点片”发生阶段及时喷洒低毒农药防治。
增施CO2气肥丝瓜初花期开始增施CO2气肥,采用NH4HCO3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产生CO2,按温室的有效面积计算,NH4HCO3日用量不少于12克/平方米。晴天上午9:00~10:00,温室内温度达到18℃时施用,施后1~1.5小时进行通风。施用天数最好不少于30天。
日光温室丝瓜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可以有效提高丝瓜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种植丝瓜的农户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