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扁豆花叶病毒:一种感染豆科植物的病毒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有花叶和坏死两大类,花叶类表现为病毒感染初期,嫩叶叶脉透明,中后期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严重的出现叶片起疱、皱缩、增厚发脆、向下反卷,植株矮化、产生无茸毛光荚等...感染病毒的大豆结出的籽粒上出现多种形状的褐色或黑色斑纹。

扁豆花叶病毒:一种感染豆科植物的病毒

及早防治蚜虫,防止病毒蔓延。

番茄花叶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会导致叶片出现花叶症状,即叶片上出现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斑驳。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点和叶片,导致叶片变小、变黄,并在叶片上产生灰色霉层。植株感染枯萎病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色。

苜蓿花叶病毒主要感染豆科植物,如苜蓿等,导致叶片出现花叶和斑驳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抗病寄主植物通常会表现出局部坏死病斑,这是一种较为明显的病毒侵染迹象。烟草花叶病毒能够感染烟草及其近缘植物,引起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症状。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我也去答题菜豆花叶病毒病是一种寄生于菜豆、豇豆、大豆等植物上的病毒,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叶片。病毒感染蚜虫菜豆花叶部疾病症状。植物病害症状出现后:幼叶出现鲜艳的叶脉,失去绿色或萎缩,继续生长的幼叶是浓密的绿色花朵和叶子。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病毒病中发生普遍的一种病毒病,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在全世界大豆几乎都有发生。4、籽粒:受感染子粒,种皮上产生褐色或黑色的斑纹,斑纹的颜色与脐色一致或稍深,脐色为黑色的则出现黑斑;脐色为黄白色的,则出现浅褐色斑,种皮为黑色而脐为白色的,则呈现白色斑。

建立无病留种田,及时拔除病株,选用确实无病、无褐斑豆粒做种。上述3种病毒具不同程度的种传力,其中SMV可达30%。

扁豆花叶病毒病主要发生在花前或花后,表现为系统花叶及斑驳,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变小或明脉,有的心叶不舒展或节间缩短;扭曲畸形,有的表现为系统环斑。 、高效快速,植物中后期对养分吸收需求较多,这直接关系到产量,而此时土壤的。叶面肥就是所谓的叶面喷施也就是作物根外施肥,是除了根部施肥之外一种常见的施肥。

必要时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菌毒·吗啉胍水剂700倍液或3.85%三氮唑核苷·铜·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吗啉胍·锌可溶性粉剂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防治方法 效果
选用抗病品种 降低发病风险
加强田间管理 减少蚜虫数量
及时喷洒农药 控制病毒传播

火爆农资招商网病虫草害栏目扁豆花叶病毒病专题,详细介绍扁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情况,扁豆花叶病毒病图片,以及最新的扁豆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帮助作物快速摆脱扁豆花叶病毒病。

选用白花面豆、红花面豆等抗病性强的品种。

叶片折叠编辑本段病原形态特征 SMV病毒粒体长764纳米,扁豆叶组织超薄切片中可见风。轮状及束状...

大豆花叶病毒病,这一豆科植物的常见病害,常常给农业带来不小的困扰。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解析
扁豆花叶病毒:一种感染豆科植物的病毒
病害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豆科植物花叶病毒,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方案:加强植物保护意识,提高种植者的病害识别能力;采用抗病品种,减少病害发生;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毒传播;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蚜虫等传播媒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