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感光过敏症是鸭类对紫外线敏感引起的皮肤炎症
症状 | 描述 |
---|---|
上喙和脚蹼水泡 | 无毛部位出现黄豆至蚕豆大的水泡,液呈半透明淡黄色并混有纤维素样物。 |
结痂 | 水泡破裂后结痂,几天后,上喙和脚蹼上的结痂脱落变成棕黄色或暗红色。 |
上喙变形 | 鸭上喙缩短变形,严重者向上扭转,舌尖部外露,发生坏死。 |
肝脏病变 | 肝脏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 |
鸭感光过敏症,顾名思义,是鸭类对紫外线敏感引起的皮肤炎症。这种病症在养殖过程中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将对鸭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鸭感光过敏症的病因主要与饲料有关。一些含有光过敏性物质的饲料,如大软骨草籽,会导致鸭体某部位对阳光照射敏感,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此外,放养的鸭在采食某些野草种子后也可能发病。
病鸭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毛部位的上喙和脚蹼出现水泡和炎症。病初体温正常,后期体温偏高。主要表现为精神、食欲不振,眼角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喙失去原来的光泽和颜色,局部发红,形成红斑。1~2天内发展成黄豆至蚕豆大的水泡,水泡液呈半透明淡黄色并混有纤维素样物,脚蹼同时也出现水泡。
为了预防和治疗鸭感光过敏症,养殖户应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喂食含有光过敏性物质的饲料,如大软骨草籽等。
合理调配饲料营养物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体的抗病力。
病鸭对症治疗,患部用龙胆紫或碘甘油涂擦。
避光饲养,或停喂含光敏原性植物的饲料。
养殖户 | 治疗时间 | 治疗措施 | 治疗效果 |
---|---|---|---|
张先生 | 2023年9月 | 停喂含光敏原性植物饲料,用龙胆紫涂擦患部 | 治愈 |
李女士 | 2023年10月 | 避光饲养,调整饲料配方 | 病情好转 |
鸭群在放牧时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炎症,经过兽医诊断,确诊为鸭感光过敏症。养殖户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放牧,将鸭群转移到避光环境,同时调整饲料,避免含有光敏原性植物成分的饲料。病鸭使用龙胆紫或碘甘油进行局部涂抹,并加强营养,提高鸭体抵抗力。经过一周的治疗,鸭群症状明显好转,生长恢复到正常水平。
某养殖场在采购饲料时,误将含有大软骨草籽的麦渣当作普通饲料使用,导致鸭群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光过敏症状。养殖户迅速更换饲料,并对病鸭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鸭群在避光环境下恢复。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鸭群症状得到控制,生长状况逐渐改善。
以上案例均表明,鸭感光过敏症是一种常见的鸭病,病因多样,治疗和预防措施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鸭群接触含有光敏原性物质的饲料和环境,确保鸭群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