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小龙虾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养殖产量与质量

小龙虾,这一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淡水养殖品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欢迎。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小龙虾病害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养殖产量与质量。本文将围绕小龙虾病害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展开讨论,为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

小龙虾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养殖产量与质量
一、小龙虾病害的成因

1. 水质污染: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导致水体环境恶化,小龙虾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病害。

4. 病原体传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水体、工具、人员等途径传播,引发病害。

病害名称 症状
烂尾病 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
黑鳃病 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鳃萎缩
白斑综合征 体表出现白斑,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聚缩虫病 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

2. 调整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 提高饲料质量:选择优质饲料,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均衡。

5. 预防性治疗:在病害高发季节,对小龙虾进行预防性治疗,如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

6.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病害防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

防治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烂尾病是由于小龙虾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因为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黑鳃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症状是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发病症状:白斑综合征由白斑病毒引起,在五月前后往往发生大规模暴发,因此也被称为五月瘟,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病害...

梁凌云因为小龙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小龙虾养殖发病后,及时检查,根据病情、病因对症下药,治疗得早,效果更好。这里介绍几例小龙虾病害治愈的病例,以供借鉴。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小龙虾养殖近年来病害频发,很多养殖朋友感觉越来越难养,殊不知除了跟大家日常的管理工作有关外,还跟前期清塘工作没做好有很大关系。

在现阶段,小龙虾养殖户的日子不算好过,一方面连续走低的小龙虾出塘价格使很多养殖户特别是新手养殖户失去信心,而另一方面全国多地的龙虾养殖主产区也开始爆发大量的小龙虾病害,多地的池塘出现大量的死虾,直接威胁小龙虾养殖。

投放小龙虾苗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产量,是产量的第一重要因子。即使经常用底质改良剂和有关生物制剂进行调节,但因致病原潜伏于池底淤泥中,养殖中虾...

因为本身淡水小龙虾生长能力以及抗病毒能力非常的强大,尤其是在一些污染的水质,照样能够生活下去,很少会发生一些大规模的疾病,但是因为近一...

探究养殖龙虾养殖亏盈背后的真相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可用四个字形容:红红火火或蒸蒸日上!养殖面积高速增长,各种资金冲刺入场,餐饮行业人满为患,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赚钱的人当然很幸福,但是还有人亏的一塌糊涂!亏本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盈亏的根本是要找到盈亏平衡点。赚钱亏本的公式很简单,即:利润=收入—支出

丝发黑、发黄。防治建议:改底+调水+碘制剂消毒。

6、

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对虾产生应激反应,疾病易暴发和流行。1、因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使池水盐度、pH、水温下降较大。2、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海淡水分层现象,使池塘底部水层溶氧下降。3、盐度、pH、温度急剧变化,引起池塘水体原来平衡的藻相、菌相失衡。原来水体的

纤毛虫病常见病原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活动、摄食和脱壳,影响生长。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由于小龙虾养殖刚刚起步,加之在粗养条件下发病较少,研究小龙虾虾病害的时间也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虾,3~5天为一个疗程,或者用25~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时,连续2~3次。

进入到八月高温期,影响对虾产量的一直都是病害。弧菌感染后期:对虾肝胰脏萎缩严重和空肠空胃导致偷死现象频发。② 水体消毒,当发现对虾出现肝胰腺萎缩发红以后应该立刻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这里推荐大家使用50%的过硫酸氢钾连续消毒2天,第一次消毒完毕以后间隔24小时以后再消毒一次,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消毒剂是以碘,强氯精,二氧化氯为....

烂鳃病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发生此病,用茶粕15~20克/立方米浸液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5~6公斤/亩溶水全池泼洒。

近期台风频发,台风带来的水温骤降、水位加深、倒藻后藻毒素、落叶腐败产生的毒素、有害细菌大量滋生、进水设施遭破坏换水量小等...

但小龙虾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为甚,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2017年小龙虾全年12个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小龙虾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养殖产量与质量
白斑综合征的防控策略

小龙虾养殖户小李发现虾池中有大量病虾,经诊断是烂尾病。他采取了清除残饵、注入新水、使用漂白粉等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养殖户王先生发现虾池中部分虾出现黑鳃症状,经检查水质发现污染严重。他立即清塘、换水,并使用聚缩虫杀灭剂,成功控制了病情。

未来展望

面对小龙虾病害的挑战,养殖户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议加强病害监测,提高养殖技术,优化养殖模式,降低病害发生率。同时,加强科研攻关,研发新型防治技术,为小龙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