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关注菌丝生长与覆盖材料选择

一、黑木耳简介

黑木耳,别名木耳、光木耳,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它不仅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养血驻颜、防治缺铁性贫血等药用功效。黑木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关注菌丝生长与覆盖材料选择

目前,人工培植黑木耳主要以段木和袋料为主。近年来,地栽黑木耳作为一种新兴的栽培方式,因其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而受到广泛关注。

1. 栽培场地选择

选择向阳通风、有一定遮阴度的场地,避免沙滩地。畦床长、宽因地制宜,深20厘米,畦埂作业道60-70厘米。畦面先浇透水,然后喷洒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进行灭菌杀虫。

选择高产抗病菌种,按栽培计划制备菌种。将合适的木屑、麦麸、玉米粉等原料配制成培养基,经过高温灭菌后接种黑木耳菌种。

3. 菌袋制作与摆放

将菌袋用0.2%的高锰酸钾或0.1%的托布津溶液消毒,然后在袋的周围用刀片划1.5-2cm长的“V”形穴口8-12个,去掉棉塞和项圈,将料面以上的袋剪去,按10cm的间隔倒立摆放在床面上。

选择草帘子遮荫,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好。注意干、湿交替管理,特别是在耳茎和耳片生长缓慢时,应停水3-5天,使菌丝休养生息、积累养分,然后再喷水,使耳片健壮生长。

1. 子实体形成期管理

此期间正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外界温湿度都较低,以雾状向草帘上喷水,盖好塑料薄膜,保持90%以上的湿度,适当通风,注意保温,一般7-10天即可形成原基。

原基长到1-2cm时为分化期,大约需5-10天。此阶段耳片小,培养料含水量充足,所需水量小,保持地面和草帘的潮湿,空气湿度保持85%-90%之间,适当加大通风,并给予散射光,白天温度高时,应揭去塑料薄膜。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内卷,耳根由粗变细时,应及时采收。采耳前2天要停止浇水,以便耳根收缩。采耳时应连耳根一起采下,不留残耳,以免引起杂菌污染。采完后,最好用0.15%的百菌清水溶液喷洒,可以预防杂菌的污染。此时喷水宜轻,注意降温,以利于菌丝恢复生长第二期耳芽形成。

主要危害菌丝的是各种霉菌,如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根霉和毛霉等。防治措施包括:选择高产抗病菌种、加强管理、及时清理病袋等。

2. 流耳

流耳是细胞充分破裂的一种生理障碍现象,使耳片成为浆糊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管理,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要注意做好通风降温和排湿工作。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选种、栽培、管理、采收、病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掌握好这些要点,才能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致富。

配料比例 含量
杂木屑 80%
稻糠 12%
大豆粉 2%
玉米粉 3%
石膏粉 1%
石灰 1%
过磷酸钙 0.5%
硫酸镁 0.5%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关注菌丝生长与覆盖材料选择。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黑木耳地栽覆盖:菌丝生长与材料选择策略。

一、菌丝培育的关键时期

地栽黑木耳的菌丝生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菌丝的培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在菌丝生长阶段,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关注菌丝生长与覆盖材料选择

菌丝的生长温度:一般而言,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

菌丝的生长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对菌丝生长至关重要。通常,菌丝生长的适宜湿度为60%-80%。

菌丝的生长通风: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菌丝的呼吸和生长,同时也能预防杂菌的侵染。

二、材料选择策略

材料的选择是地栽黑木耳成功的关键。

木屑:木屑是地栽黑木耳的主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常见的木屑有杂木屑、杨木屑、松木屑等。

稻糠:稻糠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大豆粉:大豆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木耳的产量。

三、案例分析

某农户于2020年春季开始尝试地栽黑木耳种植。在菌丝培育过程中,他严格按照菌丝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管理,确保了菌丝的健康生长。在材料选择上,他采用了80%的杂木屑、12%的稻糠、2%的大豆粉等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菌丝生长旺盛,长势良好。在出耳期,他根据木耳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管理,最终获得了丰硕的收获。

四、未来展望

优化菌种选育,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市场调研,拓宽销售渠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