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又称西红花
藏红花,又称番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是西南亚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
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 藏红花,又称为番红花。其名始见于《本草品汇精要》,但它的实际运用历史,远远比这时期早得多。国外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克什米尔的古文献中就有记载。在中国《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湿草类。译名 泊夫蓝 、 撒法郎 ,为英文名之译音。 李时珍曾写道: 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
藏红花种植技术要点步骤 | 内容 |
---|---|
播种前准备 |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微碱性土壤种植,以缓地或山坡地为佳;种植前30天,每亩施3000-4000公斤农家肥及200-300公斤其他肥料,对土地进行深翻培肥,然后将土耙平、整畦。 |
播种 | 藏红花以球茎繁殖,一般在8-9月进行。播种前将球茎的侧芽剔除,根据球茎的大小重量留取1-3个顶芽,其余的都剔除;然后将球茎放在阴凉的地方晾2-3天,促使伤口愈合。播种一般选择条播,在畦面上开宽5-8cm左右的沟,行距控制在15-20cm左右,将土壤浇湿后把球茎平放进沟内,使顶芽向上,然后覆土,一般种植密度为2万个/亩。 |
日常管理 | 若播种后温度低于5℃,会影响球茎萌发,需要及时覆膜。以起到防冻寒、提高土温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待幼苗破土后,及时将覆膜破除,使幼苗露出膜外,快速生长。次年开春后气温回升,及时将覆膜去除,并中耕除草,但中耕不要过深,以免损害植株根系;同时进行追肥,以确保球茎膨大所需的营养;4月后藏红花进入生长后期,要经常检查田间,及时将多余的侧芽摘除,以免影响球茎生长。 |
病虫害防治 | 藏红花很容易患腐烂病、枯萎病等,如果病害严重,会致使植株大面积死亡,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接膜之后,要及时用多菌灵对植株根部进行喷洒防治,以免植株患病。 |
采收 | 藏红花的采收时期为5月,待藏红花开花之后,要及时将雌蕊的红色花柱和柱头采摘下来,5月中下旬时,藏红花的地上茎叶部位会开始逐渐枯萎变黄,此时便可以收获球茎。在收获时,将球茎一起挖出来,再将枝叶残根去除,将其放在田间稍微晾2-3天,然后再将其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储藏,等到8月之后再种植。 |
河南好美特专管鸟事藏红花种植时间、种植方法、功效与作用、病虫害防治方法藏红花又称番红花。属于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主治黄胆、肝...
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地。藏红花又名番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实藏红花与我国西藏并无关系。西藏虽曾多次试种,但均未成功。其原产地是在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伊朗等地。元代时引入我国。主产地为浙江、江苏等省。藏红花喜温凉、怕炎热、较耐寒、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忌连作、宜轮作。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生根、长叶、花期在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药用价值。说明西藏曾多次试种藏红花均未成功的自然原因...
藏红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用价值的名贵中药材。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藏红花的种植技术,包括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希望对种植户有所帮助。
在解决了藏红花,又称西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种植历史悠久,技术要求严格。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藏红花:高端药材,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藏红花,一种被誉为“红色黄金”的珍贵药材,其名虽源于西方,却在东方大放异彩。它不仅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更是一种独特的香料,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克什米尔。在中国,藏红花被《本草纲目》收录,成为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红花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但又不耐高温和积水。在适宜的土壤中,藏红花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在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藏红花进入生长旺季,此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因此,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藏红花的种植需要精心管理。播种前,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翻培肥。播种时,将球茎放置在条播沟中,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中耕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藏红花生长后期,要及时摘除多余的侧芽,以保证球茎的正常生长。
4、藏红花的采收与储藏
藏红花的采收时间一般在5月,此时花朵盛开,需及时采摘雌蕊的红色花柱和柱头。收获后,将球茎挖出,去除枝叶残根,稍作晾晒后储藏在阴凉通风处。8月后,可重新种植新的球茎。
藏红花的应用广泛,不仅在医药领域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还在烹饪和茶饮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因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藏红花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其市场前景广阔。
以安徽合肥为例,当地农户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成功实现了藏红花的优质高产。他们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结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实现了藏红花的良好生长,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藏红花种植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藏红花种植将更加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