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一年能产卵块10-20个
土元,又称地鳖虫,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昆虫。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土元展现出了惊人的繁殖能力。据统计,土元一年能产卵块10-20个,每个卵块含卵20-30粒,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繁殖秘密呢?
繁殖周期 | 产卵数量 | 卵块重量 | 幼虫数量 |
---|---|---|---|
一年 | 10-20个卵块 | 每个卵块约2克 | 每个卵块含卵20-30粒 |
土元的繁殖过程分为交配、产卵和孵化三个阶段。交配后,雌土元体内数十个卵胎全部受精,无需 交配。大约一周后,雌土元开始产卵,此后每隔5-7天产一个卵块,一生能产10-20个卵块,约5个月左右死亡。
每个卵块内含有8-30个幼虫,不同种类及生活环境的土元其卵块内的幼虫数也有所不同。一只雌成虫一年可繁殖幼虫200-600只,平均500只左右。
一、生长发育
土元要经过产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卵块长约0.5厘米,在30-35℃的温度下,40-60天后孵化出白色的若虫,之后每隔20-50天蜕皮10-11次。
二、产卵特点土元在适宜的温度下,整个活动期都可以产卵,6-9月份为产卵盛期。卵鞘的长短不一,每个卵鞘的含卵量也不一样,最少5-6个卵,最多的30多个卵,平均15个卵。
三、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可随虫龄增长进行调整,每平方米极限可饲养9公斤。地鳖虫有吃卵的习性,故种虫密度不能过高。土元繁殖的全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及孵化。每一年春季,老龄雄若虫开始出土活动觅食,待土温达到15℃以上时,经过一段时间便蜕去最后1次皮,变为有翅的成虫。
这批土元是去年7月引进的种苗,今天是第一次筛卵块,得有300多千克,预计能筛四次。前提是不让产卵,养成后直接加工成干品出售。按常规养殖,每个劳动力可管理500平方米地鳖虫,从种卵孵化到成虫的生长期为7-8个月周期,可获得纯收益:500平米×190元=95000元左右。
土元繁殖周期与生命周期在土元养殖过程中,加温养殖技术至关重要。通过加温,可以缩短土元生长周期约三分之一,虽然会增加部分成本,但相较于产生的经济效益,成本显得微不足道。例如,某养殖户采用加温养殖技术,将土元生长周期缩短至约6个月,从而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
土元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因为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元养殖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土元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同时,加强土元养殖技术研究,提高养殖效益,对于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