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蜈蚣养殖过程中,预防疾病是关键

蜈蚣作为一种珍贵的水产资源,其养殖已成为许多养殖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只是,在蜈蚣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蜈蚣养殖过程中,预防疾病是关键
一、蜈蚣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疾病名称 症状 预防措施
水霉病 体表出现白色菌丝 使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水质清洁
赤鳍病 鳍部红肿,食欲不振 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定期换水
车轮虫病 体表出现车轮虫,游动缓慢 使用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曲骨病 骨骼变形,生长缓慢 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某养殖户在2019年8月发现蜈蚣感染了水霉病,导致大量死亡。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池塘水质恶化,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针对此情况,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使用生石灰清塘,彻底清除病原菌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提高蜈蚣免疫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蜈蚣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明显下降。

选择健康、无疾病的蜈蚣种苗进行养殖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合理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台湾泥鳅,以其强大的抗逆性和低病害率著称,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投料量大,粪便和残饵增多,尤其在高温季节,水质易恶化,导致各类疾病频发。

案例一:泥鳅养殖病害预防策略

放苗后的前一个月,采用粉料和小破碎饲料进行投喂,一个月后可过渡到小粒径浮水料,以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对于发病严重的池塘,建议使用食盐水全池泼洒,浓度为1g/L,或加入新鲜水体进行防治。

蜈蚣养殖过程中,预防疾病是关键
案例二:虾苗放养关的重要性

虾苗放养关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虾苗质量隐患、淡化不充分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养殖失败。虾苗淡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后需7-10天,技术要求严格,一般虾农难以掌握。

案例三:毒虫咬伤患者的急诊科统计

近期,三和医院急诊科收治了80多例毒虫咬伤患者,包括毒蚂蚁、毒蚊子、毒蜂等。毒虫咬伤后,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数小时至数日可自行消失;重者可引起全身症状。

车轮虫是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尤其在苗子下塘的一周之内,需要加强巡塘、注意镜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起捕虾苗前3-5天,拌喂维生素C和抗应激药物,有助于提高虾苗的抵抗力。

被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忌用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

在修建养殖池时,避免使用牛粪等农家肥料和鸡毛、鸡骨头等。

水花培育过程中,由于种质退化、水环境污染等因素,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

案例十四:黄优一号及其苗种开花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