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种子育苗技术,探讨种子处理、播种、管理等关键环节
了解龙眼的种子育苗技术,对于提高龙眼的产量及品质至关重要。在龙眼播种前的45-60天,可以在行间提前播种绿肥如猪粪豆和黄豆,以形成阴凉的小气候环境。
环节 | 具体操作 | 注意事项 |
---|---|---|
苗圃地选择 | 选择排水良好、不积水、干旱时能灌水、坡度在5~10°的缓坡地或缓平的台地。 | 避免重粘土,确保土壤深厚、疏松、肥沃。 |
肥料准备 | 每亩用猪牛栏肥3000~4000kg,或优质的农家肥4000~5000kg,钙镁磷肥100~150kg,石灰100~130kg。 | 肥料需堆制发酵,腐烂后均匀撒入畦沟内,并与表土拌搅均匀。 |
种子处理 | 将种子与细沙混合,搓擦去种脐上的果肉,漂洗后选取饱满种子催芽。 | 避免种子干燥或晒干,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5℃左右。 |
播种 | 按20cm的株距播于已开好行的行沟里,每穴1颗种子。 | 覆盖土壤,再用木糠或稻草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
绿肥播种 | 在播种前45~60天,在畦面的行间播种猪粪豆、黄豆等绿肥。 | 待绿肥长高20cm左右,形成荫凉环境,提高成活率。 |
幼苗管理 | 及时追肥、淋水,促进苗木生长粗壮,注意防治病虫害。 | 防止霜冻,注意冬季防寒措施。 |
龙眼苗木的叶片老化并再抽芽时,要注意肥水管理,及时追肥、淋水,促进苗木生长粗壮,早日达到嫁接标准。另外,龙眼的病虫害比较多,要注意及时防治。龙眼苗怕霜冻,寒冬时期要注意防霜冻。
实生苗木长至30cm以上时,若还不长出分枝,则进行人工打顶,抑制其长高,使茎杆长粗,以利嫁接。抚育一周年的实生苗木,就有80%以上达到嫁接标准,第二年8~9月间就可进行嫁接,第三年春季或秋季就可出圃。
从龙眼种子育苗技术,探讨种子处理、播种、管理等关键环节。过渡到龙眼种子育苗,技术案例解析,我们继续前进。
一、苗圃地的精心选择在龙眼种子育苗的第一步,苗圃地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苗圃地应具备排水良好、不积水的特点,同时干旱时能进行灌溉。坡度在5至10度的缓坡地或缓平台地是最佳选择。此外,表土层深厚、疏松且肥沃的沙质壤土更是不可或缺。选定苗圃后,需提前进行犁耙,清除石块和杂草,深翻25至30厘米,起畦面宽1至1.2米,高出沟底20厘米左右。起畦后,按30厘米的距离开行,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培育出健壮的龙眼苗,每亩需使用猪牛栏肥3000至4000千克,或优质的农家肥4000至5000千克,钙镁磷肥100至150千克,石灰100至130千克。将肥料混合堆制发酵,腐烂后均匀撒入畦沟内,并与表土拌搅均匀。科学施用肥料,为龙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助力其茁壮成长。
三、种子的处理与催芽在龙眼种子育苗过程中,种子的处理与催芽同样关键。将龙眼果肉剥去后,不能让种子干燥或晒干,以免失去发芽力。需及时将种子集中,与细沙混匀,轻轻搓擦去种脐上的果肉,然后放入水中漂洗,除去劣种。选取充分成熟、饱满的种子,按1份种子2至3份细沙的比例混合进行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若温度过高,需淋冷水以防种子失去发芽力。经过3至5天的催芽,胚芽长出1至2厘米后即可播种。
将发芽的种子按20厘米的株距播于已开好行的行沟里,每穴1颗种子。播种后,畦面用木糠或稻草覆盖,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芽后迅速生长。一般每亩育苗8000至10000株为宜,6000至7000株更好。太密会影响苗木的增粗和移栽成活率,以及树冠的迅速扩大。
七、嫁接与出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