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茼蒿种植,探讨高效、优质生产技术
品种选择是日光温室茼蒿种植的关键。在北方地区,一般选择小叶茼蒿,又称花叶茼蒿和细叶茼蒿。这种茼蒿叶片为羽状深裂,叶形细碎,叶肉较薄,质地较硬,嫩茎及叶片均可食用,抗寒性强,生长期短,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欢迎。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12月上旬,这样春节前可以上市一波新鲜茼蒿。无论是干籽播种还是催芽播种,都可以分为撒播和条播。在条播时,在畦内按照15厘米左右开沟,沟深为1厘米。在沟内用壶浇水,水渗后即撒播种子,用取出的沟内的土均匀的撒布覆盖。盖土后,再取出相邻的待播畦内的表土,准备下一轮播种,一般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三、施肥整地播种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均匀撒在地面上,深翻深耕后,搂平作畦,畦宽1~1.5米,并用脚轻踩一遍,以防浇水后下陷。
播种后要保持地面的湿润,以利于出苗。苗高3厘米时浇头遍水,全生育期需要浇水2~3次。苗高9~12厘米时,追第一次肥,随水每亩冲入速效氮肥10~15公斤,共追肥两次。
五、间苗植株长有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撒播时,苗距4厘米见方为宜。采用条播的方法,须疏间过密的苗子。
六、采收茼蒿采收分为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一次性采收是在播后40~50天,苗高20厘米左右,贴地面割收。分期采收有两种方法: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枝割收。每次采收后,浇水追肥一次,以促进侧枝的萌发和生长,隔20~30天,可再收割一次。每亩每次的采收产量为1000~1500公斤。
七、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叶枯病、霜霉病等。在发病初期,喷施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2~3次。
日光温室茼蒿种植需要掌握好品种选择、播种、施肥、整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高效、优质的生产。
选择适合日光温室种植的茼蒿品种至关重要。本案例中,我们选用了小叶茼蒿,该品种因抗寒性强、生长期短而备受推崇。为确保春节前上市,播种时间定在12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时,种子撒播量控制在亩1.5~2.0公斤,具体方法可视土壤和气候条件调整。
本案例中的茼蒿种植户,通过选择适宜品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成功实现了春节前上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该种植户采用节能日光温室生产,播种时间为12月上旬,品种选择小叶茼蒿,亩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实现了亩产值20000元的目标。
因为日光温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茼蒿种植技术的日趋成熟,相信未来茼蒿高效种植将会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同时,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如智能灌溉、病虫害远程监测等,将进一步推动茼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