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六改技术,提高产量关键
作者:花艺闲客•更新时间:8小时前•阅读3
在金针菇的栽培领域,产量提升一直是菇农们追求的目标。以下将详细介绍金针菇六改技术,助您轻松实现高产。
传统观念认为,宽袋栽培金针菇效果更佳。只是,实践证明,17厘米×33厘米的窄袋更胜一筹。窄袋不仅降低了杂菌感染的风险,还能提高出菇质量,满足市场对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金针菇的需求。
二、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金针菇属于维生素B1、B2的天然缺陷型。在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的培养料上,金针菇生长迅速。只是,维生素B1不耐热,容易在高温下分解。因此,采用延时常压灭菌,确保纯菌率,是提高金针菇产量的关键。
三、改传统立式出菇为卧式出菇卧式出菇具有节省菇房面积、提高产量的优势。具体操作为:两头接种并各留15厘米左右的筒膜,轻装均压,扎紧袋口。卧式摆放4层左右发菌,每平方米菇房产量可增加30%以上。
为防止金针菇生长过程中出现弯曲,可采取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培养。在菌丝生长缓慢时,及时解袋,但不要全部撑开,直到菇柄长到8厘米左右时再一次性拉直筒袋。
五、改放任菇柄生长为红色光诱导金针菇具有强烈的趋光性。通过在菇房内悬挂红色灯泡,产生垂直光,诱导金针菇向光源方向横生,使菇体延伸。同时,需注意遮光处理,防止菇体乱长、倒伏和弯曲。
出菇期添加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促进金针菇生长。实践证明,喷施浓度为0.5%的三十烷醇和每千克水加10毫升的赤霉素混合液,增产率可达17%以上。但需注意使用浓度,以免抑制生长。
表格:金针菇六改技术对比改进前 | 改进后 | 效果 |
---|---|---|
宽袋栽培 | 窄袋栽培 | 降低杂菌感染,提高出菇质量 |
高压灭菌 | 延时常压灭菌 | 确保纯菌率,提高产量 |
立式出菇 | 卧式出菇 | 节省菇房面积,提高产量 |
一次性解袋 | 控制解袋 | 防止菇体弯曲,提高质量 |
放任菇柄生长 | 红色光诱导 | 促进菇体延伸,提高质量 |
乱加营养 | 科学施用 | 提高产量,避免抑制生长 |
通过以上六改技术,农户们可以在金针菇的栽培中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质量,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