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旨在解决蜜蜂繁殖难题
年份 | 事件 | 重要意义 |
---|---|---|
1927年 | 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取得成功 | 开启了蜜蜂遗传育种新时代 |
1959年 | 中国开始研究蜜蜂人工授精技术 | 为我国蜂业发展奠定基础 |
20世纪80年代 | 我国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为世界蜂业发展做出贡献 |
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是养蜂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将特定雄蜂的精液注入处女蜂王体内,实现对蜜蜂遗传育种的有效控制。这项技术成功解决了蜂业中的诸多难题,为提升蜂群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充分了解蜜蜂人工授精的全过程, 要了解蜂王的自然受精过程。18世纪,瑞士养蜂者François Huber使用一种早期的蜂王隔离器限制雄蜂和蜂王的出入,探测其是否在蜂巢内部交配。但发现蜂王几个星期都没有正常产卵,而只能孵化出雄蜂,这就表明蜂王在进行自然受精时遇到了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应运而生。一次性授精一般注入8微升精液;现款次性授粉每次各注射4-5微升精液,其间隔24-48小时。授精完毕,10-15秒后退出针头,取出蜂王,点上标记,待其复苏后,送回的核心群或框式王笼暂时贮存。受精蜂王要严加管理,使其得到工蜂的饲喂,保证受精蜂王所在蜂群的蜂数,以便调节巢温,将蜂王剪翅或幽闭巢门,防止蜂王外出。
在人工授精过程中,需要将蜂王麻醉后,调整显微镜,在镜下移动背腹钩操纵杆,使背腹钩在控针配合下,分别钩住背腹板顶端的中央位置,并向外侧拉动背腹板,使其间距为3-4毫米,然后再移动背钩,使其膨大部分嵌入到螫针腔基部的三角缝内,再拉动背腹沟,把背腹板间距拉至5-6毫米。螫针腔打开后,调整蜂王和针头的角度,排除针头尖中的生理液和气泡后,使针尖接近阴道口,用控针压住瓣突,将针尖徐徐推进阴道,直至中部输精客,取出控针,将精液慢慢注入。
当前,蜜蜂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原种保纯、杂交制种乃至工程育种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在1927年取得成功,中国开展该项技术的研究始于1959年,20世纪80年代后,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该技术取得了单雄授精、单雄多雌授精和自体授精的新突破。作者用聚乙烯授精针头,使人工授精操作更加直观、高效...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薛运波在文中从国内外探索研究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进程、人工授精技术对蜜蜂育种技术发展的影响、人工授精技术在蜜蜂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以及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前景等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使人们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对一个新品种的选育,单靠自然交配进行选择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每年可进行几个世代的培育,大大提高选育工作的效率,尽早实现良种化选育。例如,东北型中华蜜蜂的选育方向就是通过本品种选育,建立两个高产品系:1、稳定型高产蜜系;2、高产蜂群系。通过选种、选育,应用中蜂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使蜂群温驯稳定,不易飞逃。
在结束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旨在解决蜜蜂繁殖难题,提高蜂群质量。后,我们继续探讨蜜蜂人工授精,蜂群质量提升新利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