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宋志昌养鸭,传承百年技艺
2008年,宋志昌带着积攒的几十万元返乡,承包了村西头百亩水面及周边200多亩杨树林,搭建鸭棚、购置雏鸭,正式开启了养鸭生涯。
“几个朋友听说你的鸭蛋不错,想买几盒,还有现货吗?”只是,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由于品种选择不当和管理问题,雏鸭死亡率高,成鸭下蛋率低,让宋志昌倍感压力。
面对困境,宋志昌没有放弃。他更换了鸭品种,扩大了鸭子的活动场地,并请来专家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养殖场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如今,养殖场拥有鸭子6000多只,日产鸭蛋近6000枚,年产200万多枚。
从亏损到盈利:宋志昌的养殖之路年份 | 养殖规模 | 年产鸭蛋量 | 销售额 |
---|---|---|---|
2014年 | 6000只 | 200万枚 | 150多万元 |
2015年 | 8000只 | 240万枚 | 180多万元 |
2016年 | 10000只 | 300万枚 | 200多万元 |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宋志昌利用电子商务惠民政策,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点。他计划将鸭蛋销售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那两年我基本上赔得血本无归,几十万元积蓄也全部花光了。”回想起那段经历,宋志昌感慨万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从头再来。如今,他已成为当地一个大名鼎鼎的养殖户,村民们都戏称他为“鸭司令”。
生态养殖:让鸭子健康成长宋志昌的养殖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鸭子在树林、田地和水塘里自由活动,吃的是杂食,长得快又健康。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让鸭蛋品质优良、无公害,还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这几年,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更为青睐,所以生态鸭蛋在市场上很走俏。”宋志昌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生态养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健康的鸭蛋。
未来展望:做大做强养鸭业面对未来,宋志昌信心满满。他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鸭蛋产量,并开发更多深加工产品,如咸鸭蛋、松花蛋等。此外,他还计划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更多村民,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生态养殖,用心经营,养鸭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宋志昌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了解了西城宋志昌养鸭,传承百年技艺,探索生态养殖之道。后,我们再来看看宋志昌养鸭,生态养殖新典范。。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宋志昌与阜阳、合肥等大型超市进行农超对接,每天出货,都有固定客户来拉货。他还成立了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大宋”牌商标,带动农户50余户,林下养殖面积达200余亩。
面对不断走俏的市场行情,宋志昌开始在深加工上“动脑筋”。他新建了300平方米的鸭蛋加工厂房,对鸭蛋进行真空包装再销售。
宋志昌的养鸭事业,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他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养殖户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