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带鱼、黄鱼、墨鱼等海洋鱼类种群面临生存危机

渔获量的增长,看似繁荣背后,实则暗藏着资源枯竭的隐忧。捕捞力度的加大与作业渔场范围的扩大,让原本繁盛的海洋鱼类种群步入了生存的困境。

带鱼、黄鱼、墨鱼等海洋鱼类种群面临生存危机
物种 现状 原因
带鱼 种群结构小型化、低龄化 过度捕捞
大黄鱼 基本衰竭 过度捕捞,环境破坏
小黄鱼 种群数量减少 捕捞压力,栖息地破坏
墨鱼 资源枯竭 过度捕捞,栖息地退化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浙江渔场的渔业资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大黄鱼、乌贼等资源已经基本衰竭。带鱼和小黄鱼虽能维持捕捞,但种群结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估算,东海区近年的渔获量约在600万吨以上,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0-500万吨的资源评估量相比,整个海区的渔业资源看似增加了。只是,乐观的数字背后却隐含着危机。海洋鱼类种类明显减少,资源品种和质量每况愈下。

在长江口这一众多水生生物的产卵场,鯷、日本鲭、带鱼等鱼种的产卵数量减少,产卵范围缩小,人类的捕捞能力已经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

“海洋已不堪人类重负了!若再不加以休养生息,东海‘四大渔产’的命运不容乐观。”郑元甲表示,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减海洋捕捞船只已经刻不容缓,而挽救“四大渔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只有彻底改变目前这种以捕捞业为主导的重索取、轻培育的渔业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向综合性渔业和种植业方向发展,才能使海洋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针对带鱼、黄鱼、墨鱼等海洋鱼类种群面临生存危机。的观点结束,现在看海洋鱼类危机:解决方案探析。

带鱼、黄鱼、墨鱼等海洋鱼类种群面临生存危机

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被誉为东海的“四大渔产”,如今却面临着严峻的种群危机。据调查,东海区鱼类种类明显减少,捕获的鱼类种类仅为历史记录数的52.2%。这表明,尽管渔获量看似增加,但渔业资源的总体状况却在持续恶化,底层鱼类资源衰退趋势明显,虾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三疣梭子蟹出现衰退迹象,墨鱼仍处于枯竭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