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需解决饲料、病害等难题

在禁渔期的市场,活海鲜的稀缺让消费者对新鲜口感的需求愈发迫切。只是,5月22日,宁波市科技局和宁波大学联合发布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

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需解决饲料、病害等难题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蒋霞敏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六年研究,成功攻克了虎斑乌贼规模化人工繁育与养殖的难题。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丰富了我国水产养殖结构,也为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虎斑乌贼养殖:从禁渔期到市场的华丽转身

乌贼,又称墨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只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乌贼资源急剧下降。宁波大学的研究成果,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研究团队在水泥池、土池和网箱养殖中均取得了成功,养殖3~4个月即可达到500克。更重要的是,他们解决了虎斑乌贼养殖的关键技术,突破了大规格养殖的瓶颈。

技术突破:孵化率高达90%,成活率高

“虎斑乌贼人工孵化率这次达到90%以上,是近年来的新高。”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道海教授兴奋地说。

该技术具有孵化率高、成活率高、病害少、育苗量高、易于养殖、生长快、成品规格大等优点,为虎斑乌贼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可期

虎斑乌贼的规模化养殖,将为养殖户带来新的增收途径。预计2020年,浙江省内虎斑乌贼人工养殖将达到5000亩池塘和2000亩网箱,每年经济收益可达1亿以上。

养殖模式 养殖周期 产量 经济效益
水泥池养殖 3-4个月 约500克
土池养殖 3-4个月 约500克
网箱养殖 3-4个月 约500克
挑战与机遇:饲料、病害等难题待解

针对饲料问题,研究团队正在探索新型饲料配方,以提高养殖效率。病害问题则需要加强养殖环境的监测和防控。

以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需解决饲料、病害等难题。为起点,随后迈向虎斑乌贼养殖:饲料创新与病害防控的新阶段。

繁育与养殖技术热忱,攻克规模化难题

彭瑞冰、江茂旺、韩子儒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组成的乌贼研究团队,怀揣对虎斑乌贼繁育与养殖技术的热情,致力于攻克虎斑乌贼规模化人工繁育与养殖的难题。他们在导师蒋霞敏教授的指导下,历经六年的不懈努力,多次深入福建漳州、广东湛江、浙江的舟山和象山等地开展研究。

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需解决饲料、病害等难题
宁波海上网箱升级,助力规模化养殖 技术创新,突破养殖瓶颈

宁波大学人工养殖虎斑乌贼团队在2014至2019年间累计养成虎斑乌贼11万只,创造了国内虎斑乌贼人工养殖数量最多、单体最大的历史纪录,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物种的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养殖。

虎斑乌贼个体大、口感好,养殖效益高,其规模化繁育养殖技术的突破,为养殖户增收提供了新选择。项目组在不同养殖模式中均取得成功,水泥池成活率可达65%,网箱更可达70%。蒋霞敏教授团队的成功,不仅为我国海洋渔业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乌贼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