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河蟹塘管理需注意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梅雨季节到来以后,水体光合作用减少,耗氧增加,易产生水质恶化、缺氧、倒藻等情况。底部是万恶之源,长时间投喂饲料,底部会产生大量的残饵,粪便...
虽然河蟹逃逸造成部分蟹塘密度下降,有利于提升平均规格,但是可以预期的是规格蟹的绝对量是下降的,价格可期!因此,投喂高品质饲料是提高规格的重要保障。
第三,调控水质。雨水给池水带来各种剧变,藻类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水体抗应激能力强。因此,在晴好天气注意补肥。浊度较高的池塘应降低浊度后适度肥水,同时亦是护草;第四,水体消毒。久雨转晴,细菌繁殖增强,应使用聚维酮碘或复合...
吃食量严重下降。因此,暴雨后要从恢复池塘生产能力、提升池塘管理能级和突出问题处理能效三个维度进行系统管理。做好暴雨后防病工作十分...
二、干塘后发现有黑质淤泥、高温季节河蟹发病和后期卖蟹死蟹多、高温期池塘烂草水体发红发黑、小龙虾出现死亡的池塘四种池塘的清塘方法:清塘方法 | 具体措施 |
---|---|
黑质淤泥处理 | 黑质淤泥是饲料没有吃完变质所引起的,这样的淤泥在高温季节会引起底部发热和发臭,导致水草烂叶烂根,水质恶化,溶氧量下降,池塘里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 |
水质恶化处理 | 水质恶化,溶氧量下降,池塘里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河蟹发病机率高,增加养殖管理难度。根据当前养殖管理要求,清塘管理几种方法供养殖... |
苗种选择与处理 | 补充的苗种应选择大小适宜、规格齐、四肢健全无磨爪无损伤的苗种且在放苗时对补充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对蟹塘河蟹造成二次伤害。 |
暴雨后池塘管理 | 一壳期间由于水体浑浊加上阴雨天气再加上蜕壳时间相对较长池塘底部细菌易大量繁殖,大雨过后龙虾大量出洞也是造成池塘细菌增多的原因之一建议在二壳前用超碘消毒,蜕壳期间选用弧菌天敌消毒防止因细菌感染而造成...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此时正值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河蟹的生长旺季,如果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全年的养殖生产,因此梅雨季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入梅前要做好消毒工作
注意补肥
降低浊度后适度肥水
水体消毒
3、软壳死。河蟹池塘管理
一、及时修补塘埂、围板和围网等基础设施。暴雨过后,很多池塘水位急剧上升,甚至暴满,长时间的浸泡和雨水冲刷会导致一部分池塘塘埂出现漏洞、裂缝或溃口,尤其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塘,因为大水的来回冲击容易溃埂,加上河蟹、龙虾等喜欢打洞、逐水的习性池塘很容易出现问题
降,导致河蟹摄食下降;另一方面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加速,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对河蟹应激很大,也导致了摄食下降。
● 二、暴雨后蟹塘管理对策● 河蟹池塘大量进水后会影响养殖水质突变,大多数池塘会出现水浑、倒藻、缺氧等状况,有的蟹塘水草还会出现问题,甚至河蟹还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暴雨后...
因大风引起蟹塘涌浪,使原来沉积在池底的硫化氢、氨氮、残饵、动植物尸体、排泄粪便等有害物质被淘起,引起水质败坏,生物耗氧量上升,特别是使...
笔者在汈汊湖跑河蟹池塘4年,养殖交流过的蟹农无数,今天就以汉川汈汊湖为依据,和广大蟹农朋友来分享河蟹后期管理的一些注意事项。
进入8月,蟹塘水草不能太厚,保持在50-60%为宜。湖区围网养蟹洪水到来时水深不能突然升至2.5米以上。
去年洪水过后,在接下来的高温天有不少养殖户因为池塘蓝藻暴发而致蟹池翻塘,蓝藻发生一般是高温、高的pH值、水质、底质问题。 心中有良方、高温就不慌,高温既然不可避免,谁也绕不过,那么就拿出预案防患于未然,只要水草、水质等管理好了,蟹吃食正常了,那么定会迎来秋天的丰收季节。
由洪水过后河蟹塘管理需注意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洪水后河蟹塘水质管理关键措施的方向。
补充的苗种应选择大小适宜、规格齐、四肢健全无磨爪无损伤的苗种,并在放苗时对补充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对蟹塘河蟹造成二次伤害。一壳期间,由于水体浑浊加上阴雨天气,再加上蜕壳时间相对较长,池塘底部细菌易大量繁殖,大雨过后龙虾大量出洞也是造成池塘细菌增多的原因之一。建议在二壳前用超碘消毒,蜕壳期间选用弧菌天敌消毒,防止因细菌感染而造成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