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赤眼蜂和牛蛙如何协同防治水稻病虫害

在广袤的田野间,一场农业革命悄然展开。这不是一场依靠化学农药的战斗,而是一场利用自然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绿色革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赤眼蜂与牛蛙如何协同防治水稻病虫害,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赤眼蜂和牛蛙如何协同防治水稻病虫害
赤眼蜂:水稻病虫害的天敌

赤眼蜂,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它以水稻害虫为食,对控制水稻病虫害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地增加种群数量,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等主要害虫。

以湖南省天敌繁育中心为例,每年培育的赤眼蜂数量达到数十万头,为稻田提供强大的生物防治力量。

牛蛙:农田的守护者

研究小组通过对牛蛙种群和本地蛙种群数量的跟踪调查,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为牛蛙在农田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将赤眼蜂与牛蛙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生物防治模式,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相互补充,提高防治效果。

例如,在水稻栽下10多天以后,在田间放养一批赤眼蜂和牛蛙,让它们在农田里穿梭觅食,转眼之间,附着在水稻上的害虫就统统成了这些“水稻生物卫士”的口中之物。

实践案例:宇田优质稻生产基地

地处春华镇的宇田优质稻生产基地,2000亩优质稻采用放养赤眼蜂、牛蛙及杀虫灯等生物技术防治虫害,不打一滴农药,其大米可以卖到48元/公斤的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也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展望
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效果
赤眼蜂 稻纵卷叶螟、螟虫 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牛蛙 稻飞虱、螟虫、叶蝉 提高防治效果
杀虫灯 趋光害虫 诱杀害虫成虫

谈完赤眼蜂和牛蛙如何协同防治水稻病虫害?,我们再进一步讨论赤眼蜂牛蛙联防水稻病虫害新实践。

赤眼蜂和牛蛙如何协同防治水稻病虫害
田间守卫:牛蛙的地面巡逻

除了空中巡逻的赤眼蜂,地面上的牛蛙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防线。牛蛙栖息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2%,它们在田间穿梭觅食,将稻飞虱、螟虫、叶蝉等害虫作为美味佳肴。这种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技术融合:杀虫灯的光照陷阱

在宇田基地,除了赤眼蜂和牛蛙,杀虫灯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频振式杀虫灯通过诱杀夜间趋光的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成虫等,进一步增强了防治效果。

实践成果: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宇田基地的生态防治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打一滴农药,大米的品质得到了保障,售价也大幅提升,每公斤高达48元,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态防治方法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宇田基地的实践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为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推广,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农田采用类似的方法,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