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豆杉种植技术,关注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性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东北红豆杉的种植技术,涵盖其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东北红豆杉枝条柔韧,易于造型,适合制作盆景。其喜阴、喜湿、耐寒,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和辽宁东部山区。
形态特征 | 产地生境 |
---|---|
雌雄异株,红果绿叶,四季常青 | 山地阴坡、稀疏林地,土壤疏松湿润肥沃 |
生长缓慢,14年株高2m左右 | 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山区 |
东北红豆杉具有抗寒、喜阴、耐旱、耐涝的特性,休眠期能耐受-42℃的低温,夏季气温超过30℃生长转缓。在适宜的生境下,可达到较高的生长速度。
繁殖方法东北红豆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
种子繁殖:收集9-10月的红色果实,搓去假种皮和果肉,洗净后混湿沙贮藏。
扦插繁殖:选择2年生扦插苗,起苗前淋湿苗床,带土拔苗,移植畦中,浇足定根水。
组织培养繁殖:适用于大规模繁殖,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
栽培技术东北红豆杉的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栽植密度、施肥、中耕除草等。
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深翻、耙平,做成畦。
栽植密度:根据用途不同,栽植密度有所区别。生产盆景宜密植,亩栽4000株;绿化用工程苗和药用林宜稀植,亩栽2000株。
施肥:2-3年追施一次羊粪,亩施1.5t。
中耕除草:3-4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病虫害防治东北红豆杉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病虫害较少。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及时清除落叶、病枝等,减少病虫害来源。
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东北红豆杉的养殖技巧,东北红豆杉的扦插繁殖技术,构建东北红豆杉人工林,是缓解紫杉醇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扦插繁殖继承了原株的全部基因型,克服了实生繁殖的遗传分化,表型一致性更高,能实现较大的遗传增益。同时,扦插繁殖材料充足,扦插苗通常...
3. 苗木移植:选择2年生扦插苗进行移植。移植前先将苗床浇透水,用锄头刨挖苗木,拔苗时尽量带土并保持根系完整,以确保较高的存活率。将苗木移植到畦中,浇足定根水。
3. 春秋干旱季节需浇水。注意:切勿过度浇水。
东北红豆杉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和管理关键点的详细介绍。经过多年观察,种植东北红豆杉过程中几乎未见病虫害发生。...
4. 遮光:使用遮光度70%的遮阳网进行遮光,或采用果树与东北红豆杉间作,果树东西向种植。也可进行粮食与药用植物间作,如种植一行玉米,栽植两到三行东北红豆杉,玉米应选择高大品种,如农大3138,东西向密植。在住宅小区绿化带和农户房后少量栽培时无需遮光。
2. 栽植密度:根据用途不同,密度有所差异。用于制作盆景应密植,每亩栽植4000株,株行距33cmX50cm。用于绿化和药用林应稀植,每亩栽植2000株,株行距为50cmX66.7cm。定植5年后,隔一行去除一行,出售或移栽。每亩保留1000株,株行距变为50cmX133cm。为培育大规模工程苗,以后可隔一株去除一株。
1. 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对造林地进行深翻、平整,做成宽133cm的畦。
2. 5月份施用尿素,每亩10kg,施肥后浇水。秋季施用厩肥,羊粪最佳,2-3年施肥一次,亩施1.5t。
种植东北红豆杉9年,未见病虫害发生。关于东北红豆杉种植技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中耕除草3-4次。
东北红豆杉生长缓慢,14年株高约2m,主干直径年均增长0.2cm。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2年生扦插苗定植5年,株高可达1m以上。
东北红豆杉雌雄异株,红果绿叶,四季常绿,生长季节碧绿青翠,休眠期呈深绿色。在长城北侧,2年生扦插苗定植4年始见花果,花期大致在4月初至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9月初,自然脱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