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蛴螬为害严重,需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农园拾趣者•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4
红豆杉,这颗历经250万年风霜的古老树种,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态地位,成为了我国珍贵的绿色瑰宝。只是,蛴螬的侵害却让这片绿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蛴螬,俗称鼻涕虫,是红豆杉幼苗的大敌。它们通常在3月份开始活动,4月底至5月底是繁殖高峰期,也是对红豆杉幼苗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蛴螬主要啃食红豆杉的主根、侧根、须根和地茎的韧皮部,严重时,须根可全部被吃光,主根和侧根仅剩韧皮部。受害的红豆杉整株渐渐黄化,容易拔起,被啃食严重的黄化状可持续2~3个月后枯死;轻的次年可抽新芽转绿。
防治策略:多管齐下,共护绿色瑰宝面对蛴螬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 具体操作 | 预期效果 |
---|---|---|
地虫杀净或10%地虫克拌细土1:30倍撒施 | 将药剂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深度约1厘米 | 有效杀灭蛴螬,降低其危害 |
开沟施药隔离 | 在蛴螬危害范围开沟,施药隔离 | 阻止蛴螬继续侵害,保护周边红豆杉 |
甲胺磷或40%乐果1000~1500倍灌根 | 将药剂稀释后,直接灌入土壤中 | 直接杀灭蛴螬,保护红豆杉根系 |
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减少蛴螬的生存环境。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避免病害蔓延。
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夜间诱杀;幼虫可根据其粪食性,堆积粪土吸引成虫产卵;化成幼虫后,翻土人工杀死或让家禽取食。
红豆杉蛴螬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共同守护这片绿色瑰宝。只有做好防治工作,才能让红豆杉在我国的大地上茁壮成长,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红豆杉,作为珍稀树种,其幼苗的成长却常常受到蛴螬的侵扰。这种俗称鼻涕虫的生物,尤其在南方地区,常会咬断红豆杉幼苗的顶部,导致苗床严重缺苗。蛴螬幼虫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活动,对刚出土的幼苗造成危害。繁殖高峰期通常在4月底至5月底,这一时期对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危害尤为严重。 症状与影响 红豆杉遭受蛴螬危害后,整株会逐渐黄化,容易拔起。被严重啃食的植株,黄化状可持续2至3个月后枯死。轻度的受害植株次年可抽新芽转绿。蛴螬主要啃食主根、侧根、须根和地茎的韧皮部,须根可能被完全吃光,而主根和侧根则只被啃食韧皮部。 为了有效防治蛴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使用地虫杀净或10%地虫克拌细土,以1:30的比例撒施进行防治。由于蛴螬具有聚集性,可以在危害范围内开沟施药隔离,然后使用甲胺磷或40%乐果1000至1500倍液进行灌根。 案例分享 在湖南省长沙市某红豆杉种植基地,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蛴螬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该基地在2019年4月14日之前,共处理了1000亩红豆杉苗床,防治效果显著。据观察,蛴螬的繁殖数量减少了80%,幼苗死亡率降至1%以下。 未来展望 因为对红豆杉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蛴螬的防治方法将更加多样化、高效化。未来,我们有望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实现对蛴螬的有效控制,保障红豆杉的健康成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