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红豆杉扦插苗茎腐病是常见病害,影响扦插苗生长

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药用价值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只是,在红豆杉扦插过程中,茎腐病却是常见且致命的病害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豆杉扦插苗茎腐病的防治方法,助您提高扦插苗的生长质量。

红豆杉扦插苗茎腐病是常见病害,影响扦插苗生长
茎腐病的发生与影响

红豆杉扦插两个月后,苗茎基部陆续发生茎腐病。起初,可能是个别株感染,随后迅速 成整簇,导致穗条叶片失绿、枯死和脱落,严重影响红豆杉扦插苗的生长。

南方红豆杉扦插苗茎腐病防治要点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预期效果
降低土壤表层温度 在夏秋之间,降低苗床土壤表层的温度,防止灼伤苗木茎基部。 减少病菌侵入机会。
增施肥料 增施肥料,促进扦插苗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提高苗木整体素质。
药剂防治 采用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粉剂以0.5%浓度混合兑水浇灌,或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0.4%浓度混合兑水浇灌。 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和83%。

以上方法交替应用,可有效控制茎腐病的发生,提高红豆杉扦插苗的成活率。

立枯病:通常发生在苗期,导致苗木枯萎和死亡。

白绢病:对红豆杉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疫霉病:可能导致红豆杉大量死亡。

叶螨、蚜虫、介壳虫:危害红豆杉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针对这些病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立枯病: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白绢病:在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并使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疫霉病:采用甲基硫菌灵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叶螨、蚜虫、介壳虫:采用吡虫啉或噻嗪酮进行喷雾,可有效控制。

红豆杉扦插技术是繁育高质量苗木的关键环节,但在此过程中,茎腐病时常成为制约苗木生长的“拦路虎”。以下将针对这一难题展开探讨,提供一套实用的防治策略。

红豆杉扦插苗茎腐病是常见病害,影响扦插苗生长
综合防治策略

1. 温度控制:在夏秋季节,通过覆盖遮阳网、喷水等方式降低苗床土壤表层温度,避免高温灼伤苗木茎基部,从而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2. 肥水管理:适时增施肥料,促进扦插苗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导致植株抵抗力下降。

3. 药物防治:采用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粉剂或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浇灌,可有效控制茎腐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和83%。

案例分析:某地区红豆杉扦插基地的应用实践

某地区红豆杉扦插基地,在2018年夏秋季节,遭遇了严重的茎腐病问题。通过实施上述综合防治策略,该基地在短短一个月内成功控制了病情,减少了经济损失。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通过上述实践,我们发现,针对红豆杉扦插茎腐病的综合防治策略,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保障苗木生长。同时,这也为其他地区红豆杉扦插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