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混合精饲料的日粮配合,涉及营养需求与饲料原料搭配
从出生至12周龄的饲养阶段,此期鸵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较高。根据鸵鸟的生长特点,精饲料日粮配合如下:
饲料原料 | 比例 |
---|---|
玉米 | 40% |
豆粕 | 30% |
小麦麸 | 20% |
预混料 | 10% |
此外,青饲料应给以鲜嫩青草和蔬菜叶等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每只每日平均给青饲料1.2–1.5千克,精饲料1.O-1.5千克。
是指从13周龄至开产前的生长阶段。体重从40一60千克增加到100千克,此时幼鸟以室外放牧饲养为主。在将幼雏料转换成育成料时要逐步进行,3月龄脱温后的第一二周改为用2/3幼雏料,加1/3育成料;第三周用l/3幼雏料,加2/3育成料;到第四周即4月龄时才全部用育成料。
饲料原料 | 比例 |
---|---|
玉米 | 50% |
豆粕 | 25% |
小麦麸 | 15% |
预混料 | 10% |
非洲鸵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2.0一2.5年可达性成熟,雌鸟开始产蛋。此期间仍以放牧为主,青饲料与精料日粮配合量基本与育成料相似,但钙质、微量元素、多维素等都要增加,尤其需要补充蛋氨酸和赖氨酸。
饲料原料 | 比例 |
---|---|
玉米 | 60% |
豆粕 | 20% |
小麦麸 | 15% |
预混料 | 5% |
每头每日1万~10万国际单位;糟渣类饲料与其它饲料要搅拌....禾本科籽实是驴精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作饲料的禾本科籽实有玉米、大麦、高粱等...
鸵鸟养殖混合精饲料的日粮配合,涉及营养需求与饲料原料搭配。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鸵鸟饲料创新:营养与原料融合新方案。
为了保证鸵鸟均匀成长,需及时调整日粮。对于贪食的个体,要限制其采食量,以防脂肪过度沉积,影响肉质。此外,在鸵鸟肥育过程中,前粗后精模式和糟渣类饲料育肥模式是常用的方法。前者在前期多喂粗饲料,后期则集中精料,充分利用了鸵鸟的补偿生产特性,达到了良好的育肥效果。
三、营养均衡搭配
四、产蛋新篇章
进入产蛋期后,幼鸟的饲养重点转向了蛋氨酸和赖氨酸的补充。在这个阶段,每只鸵鸟的日粮中需要增加这些氨基酸的摄入量,以支持其产蛋需求。同时,为了保证鸵鸟的健康和蛋的品质,日粮中钙质、微量元素和多维素的含量也要相应提高。
在饲养实践中,我们观察到,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鸵鸟的产蛋率和蛋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饲料创新在鸵鸟养殖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家禽养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