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成本效益分析需综合考虑
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鸵鸟养殖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刘俊文正是看准了这一趋势,明年计划继续购进鸵鸟苗,扩大养殖规模。
鸵鸟以其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成为养殖业中的一片蓝海。从市场需求来看,常规养殖项目亏损严重,而养鸵鸟等新奇项目却备受关注。
鸵鸟养殖:市场前景分析满足市场需求,相信在若干年后,出售黑天鹅、天鹅肉的愿望将变为现实,其市场前景将是十分广阔和巨大的。
通过分析预测模型,对市场规模与前景进行了预测,为相关企业、机构及个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成本效益分析从养殖成本和出售利润来分析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农村的荒地价格较低,所以成本主要在购买鸵鸟种上,然后就是养殖的饲料和一系列费用。
成本项目 | 金额 |
---|---|
购买雏鸟 | 350 |
饲养费用 | 北方600~800,南方900~1000 |
其他费用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据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黄成江副会长介绍,目前一只90公斤左右的商品鸟,可出肉35公斤,鸵鸟皮就可卖800元/张,再加上鸵鸟毛、内脏等副产品,一只商品鸵鸟毛收入可达1750元左右。
以一只成鸟鸵鸟市场价8000元来算,一只商品鸵鸟可赚400~600元。这样的利润水平,对于养殖户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鸵鸟耐粗饲、适应性强,饲料以本地的花生秧等为主,食物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适合农民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只是,养殖鸵鸟并非一帆风顺。养殖户需要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养殖风险。
近年来,传统养殖项目普遍亏损,而像养鸵鸟这样的新奇项目却在养殖行业里绽放光芒。刘俊文深知,养殖业要想发家致富,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和场地。
市场对鸵鸟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几年,黑天鹅、孔雀、鸵鸟等珍稀动物的养殖市场将更加广阔。以刘俊文为例,他在农村的荒地上建立了养殖场,成功将鸵鸟养殖推向了新的高度。
2009年,国内鸵鸟市场开发总体情况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鸵鸟产业出口市场受到一定影响,但下半年鸵鸟市场则恢复较快。以浙江临海一家鸵鸟企业为例,2010年春节期间,鸵鸟肉的销售额就达200多万元。
郭建光,一位经验丰富的鸵鸟养殖户,亲自解剖鸵鸟,与当地兽医一起研究分析,最终找到了鸵鸟死亡的原因,避免了养殖误区。他深知,只有深入了解鸵鸟,才能更好地养殖它们。
鸵鸟寿命约30到40岁,母鸵鸟2岁开始产蛋,每年能产蛋50~100枚。养殖成本主要在购买种鸟、场地、饲料等方面,按照一只鸵鸟的成本3000元来算,一只成鸟鸵鸟市场价8000元左右,可有5000元左右的盈利,利润可观。
鸵鸟养殖收益比养猪和养牛都要高,抗风险能力也强,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鸵鸟的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以草和其他植物为食,是利用牧草的最佳经济动物。而且鸵鸟的繁殖能力也很强,生长速度快。
黄成江表示,鸵鸟的羽毛、骨、油、蛋壳等都可加工制做成上市产品,鸵鸟还可作为观赏动物供游人观赏。因为销售市场的逐渐打开,鸵鸟养殖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鸵鸟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让我们共同关注鸵鸟养殖,抓住这片市场蓝海,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