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种植技术,探讨四季豆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方法
四季豆,又称菜豆、芸豆,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在我国,四季豆的种植历史悠久,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而深受农民喜爱。本文将深入探讨四季豆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方法,助您轻松种植出优质四季豆。
四季豆原产于南美洲,传入我国已有400余年。它喜温暖,怕热怕冷,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四季豆对日照要求不严,但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更为旺盛。四季豆对水分要求严格,喜湿润,怕涝怕旱,高温干旱对产量影响极大。
生长习性 | 描述 |
---|---|
温度 | 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超过30℃或低于15℃会影响正常授粉结荚。 |
光照 | 四季豆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更佳。 |
水分 | 四季豆喜湿润,怕涝怕旱,高温干旱易造成减产。 |
土壤 | 四季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忌连作,需钾、氮较多,磷较少。 |
1. 种植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pH6—7的砂壤土或壤土。
2. 播期确定:高海拔的山区可在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
3. 整地施肥:深翻土地、耙细泥土、深沟高畦,基肥一般施入石灰50—75公斤后翻耕作畦,在畦中间开沟每亩条施栏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硼砂1公斤,播种前每亩穴施钙镁磷肥50公斤。
4. 消毒播种:选用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前用种子量0.4%的50%多菌灵拌种消毒,每畦种2行,行距65—7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播种子3—4粒,亩用种量2—2.5公斤。
5. 田间管理:
间苗补苗:播种后7—10天进行查苗补苗,一般每穴留健苗2株。
中耕除草:播种后10天第一次除草,第二次在爬蔓之前,中耕要浅,以不伤根系为度。
促进壮苗:当幼苗长叶2片时,喷900倍“481”天然芸苔素,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搭架铺草:在“甩蔓”前及时搭架,畦面铺草,以利降温保墒。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少施追花肥,重施结荚肥。结荚肥一般施2—3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
病虫防治:虫害主要有豆野螟、蚜虫等,病害主要有锈病、炭疽病、细菌性疫病、根腐病。
6. 适时采收:作为嫩荚食用的菜豆,一般花后8—10天左右就可采收,应坚持每天采收一次。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已经对四季豆的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好种植技巧,相信您一定能收获丰富的四季豆。
一、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种植地点 四季豆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但最好是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例如,在陕西岚皋县的山区,海拔700-1000米的朝阳地块是理想的种植区域,这里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四季豆生长,采摘期长达70余天。 二、播种时间与整地施肥 在高海拔山区,播种时间通常在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前,需深翻土地,耙细泥土,并建造深沟高畦。基肥一般包括石灰50-75公斤,栏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硼砂1公斤。播种前,每亩穴施钙镁磷肥50公斤,确保土壤肥沃。 选用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用0.4%的多菌灵拌种消毒。播种后,覆盖青草树木,浇水抗旱,确保全苗、壮苗和健苗。田间管理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促进壮苗、搭架铺草、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豆野螟、蚜虫等。防治豆野螟可用乐斯本和海正灭灵,或辛硫磷和敌杀死。蚜虫可用一遍净或好年冬进行喷雾。病害主要有锈病、炭疽病、细菌性疫病和根腐病,分别采用三唑酮、多菌灵、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敌克松或可杀得进行防治。 五、适时采收 一般花后8-10天左右即可采收。每天采收一次,既可保证豆荚的品质及商品性,又可减少植株养分消耗过多而引起落花、落荚,从而提高坐荚、商品率。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