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推广绵羊经济杂交技术,显著提升养殖效益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疆福海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变化。在福海县,绵羊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只是,如何提高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福海县在绵羊养殖领域大胆创新,推广绵羊经济杂交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福海县地处新疆北部,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悠久的牧业传统。2004年,福海县动物防疫监督站申报的“福海县绵羊经济杂交项目”被列为阿勒泰地区2005年科技计划项目,开启了福海县绵羊养殖的新篇章。
年份 | 项目内容 | 实施单位 | 预期目标 |
---|---|---|---|
2004年 | 绵羊经济杂交项目申报 | 福海县动物防疫监督站 | 提高绵羊养殖经济效益 |
2005-2006年 | 项目实施 | 福海县有关部门 | 建立示范户,推广杂交技术 |
该项目通过引入小尾寒羊和阿勒泰羊进行杂交,充分发挥了两种羊的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舍饲条件下,杂交羊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深受市场欢迎。
示范户带动效应显著项目实施过程中,福海县建立了96户示范户,在全县养殖小区内大力推广阿勒泰羊经济杂交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示范户的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除去成本,示范户每户可增加纯收入1.6万元。这一成果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为福海县绵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整合,提升羊肉品质为了进一步提升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福海县积极整合土地及水利资源。在示范小区附近,种植了80亩优质牧草和40亩以玉米为主的青饲料,有效改进了青绵羊的饲喂技术,确保了羊肉品质。
未来展望福海县绵羊经济杂交技术的成功推广,为我国绵羊养殖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福海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绵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财富。
项目背景与实施杂交后的绵羊,继承了小尾寒羊多胎、繁殖率高、四季发情的特点,以及阿勒泰羊早期生长速度快、抗寒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嫩等优势。这种杂交模式使得平均繁殖成活率达到了250%,比阿勒泰羊纯繁提高了2.3倍。羔羊在4月龄时的平均活重达到了34公斤。
以7.1元/公斤的售价计算,除去成本115元/只,每只绵羊的纯收入可达约227元。96户示范户因此增加了156万元的纯收入,平均每户可增加1.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