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秋冬季节易发呼吸道疾病,需加强安全防病管理
有害气体积蓄,不仅影响正常气体挥发,常因有害气体刺激而发生呼吸道疾病和眼炎。饲料营养不当是指鹌鹑的日粮单一,配合饲料种类少,加上鹌鹑有...
幼鹑和6月龄鹌鹑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粪便传染。鹌鹑得此病后,初期症状为食欲减少,产蛋量下降,白壳蛋、褐壳蛋增多;幼鹑主要表现为排水样稀便,精神不振等。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对该病都有很好疗效,但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疾病 | 症状 | 防治方法 |
---|---|---|
溃疡性肠炎 | 突发性死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不振,粪便如水后呈酱色油状便,恶臭味 | 双氢链霉素,四环素,呋喃类 |
鹌鹑白痢 | 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糨糊状,大肠、盲肠内积有白色粘稠粪便或豆渣样物 | 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 |
呼吸道疾病 | 食欲减少,产蛋量下降,白壳蛋、褐壳蛋增多,排水样稀便,精神不振 | 交替使用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 |
通过综合管理,确保鹌鹑在秋冬季节健康生长,减少疾病发生。合理的通风换气能够有效地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鹌鹑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高浓度的氨气会破坏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典型肺炎的发生会使生产成本增加10%左右;当氨气浓度超过25ppm时会使鹌鹑产生...
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此季节通风不良使禽舍氨气、硫化氢、尘埃含量超标,引发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出现呼噜、喘息、咳嗽、甩鼻、喷嚏等症状。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鹌鹑的抗病能力。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鹌鹑的抗病能力。
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对鹌鹑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滋生。
及时隔离病鹑,防止疾病传播。
某鹌鹑养殖场在秋冬季节发生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经济损失严重。经调查发现,该场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营养不均衡,防疫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疾病发生。通过加强通风、调整饲料配方、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产蛋率。
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鹌鹑的抗病能力。
溃疡性肠炎是家养鹌鹑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4至12周龄鹌鹑最易感染。急性病例突发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呆滞、羽毛蓬松、食欲不振,粪便初期如水,后呈酱色油状,伴有恶臭。病程约3周,死亡主要发生在发病后5至14天。治疗方面,双氢链霉素有较好的效果,四环素和呋喃类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鹌鹑白痢:细菌性传染病的危害鹌鹑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属沙门氏菌病。病鹑表现为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糨糊状。大肠和盲肠内积有白色粘稠粪便或豆渣样物质。防治上,可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有一定效果。
综合管理,确保鹌鹑健康生长秋冬季节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对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加强管理,改善环境,尤其是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通风不良会导致禽舍氨气、硫化氢、尘埃含量超标,引发呼吸道黏膜损伤,出现呼噜、喘息、咳嗽等症状。
秋冬季节,鹌鹑易发多种疫病,如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禽霍乱、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痘病等。针对鹌鹑霍乱,防治可采用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添加于饲料中,或通过饮水给药。
消毒灭菌剂的选择与使用规模化鹌鹑养殖场的关键环节包括精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防疫综合措施,消毒灭菌工作是卫生防疫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剂,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鹌鹑作为特种经济禽类,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产周期短等优点。鹌鹑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铁、钙、磷等,被誉为野味之珍。鹌鹑蛋富含补脑的卵磷脂,营养价值高。因此,加强鹌鹑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球虫病:幼龄鹌鹑的常见疾病球虫病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疾病,幼龄鹌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预防治疗可用青霉素、克球粉按说明书混入饮水中,或采用复方敌菌净口服,连用7天。
鹌鹑支气管炎的防治鹌鹑支气管炎是由鹌鹑支气管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平时要加强管理,提高雏室及鹑舍温度,改善通风条件,保持合理饲养密度,减少死亡。发病后,可投服抗生素,控制鹌鹑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白喉病多发生在秋雨季节,病鹑表现为眼肿流泪,食欲不振。预防治疗可用0.1%的二甲氧基嘧啶钠粉拌饲料喂,或溶水饮用。同时,将病鹑头部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佳。
供暖设施的准备与安装秋冬季节,尤其是使用燃煤炉取暖的鹌鹑场,要重点检查烟道和烟囱,发现漏烟、漏气时,及早封堵、更换或进行改造。同时,要重视日常管理,每天观察鹌鹑群的神态、食欲与饮欲,注意粪便的颜色与形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